羅吉斯心理諮商所網站 www.rogersc.com

總統先生您好:


近年國人在食品安全上越加重視,主因是台灣長久以來在控管不良下,放任黑心食品危害人民健康,政府至今僅被動出擊,罰錢了事,少有黑心商人因案判刑,如再不加以有效管控,遏阻事態擴大,國人的罹癌人數仍將一年年暴增.


我建議總統成立食品安全特別委員會,由您自任主任委員,多管齊下做好食安,您半年前雷厲風行的取締酒駕,目前已達到正面效果,食安為更複雜且棘手工作,須由上中下游全面進行.


上游:
對於食品可能添加的化學工廠產品流向加以控管,尤其以工業化學,不得添加入食品的廠商應嚴加控管,一旦查獲就應嚴刑峻法伺候,以杜絕後患,其他有安全疑慮之化學產品,例如防腐劑,應公布每一購買商家,讓消費者清楚所食,可能食或飲用化學產品.
上游也包括由國外進口的任何產品,台灣過去控管並不如先進國家嚴格.


中游:


在實施此項政策前,應先大幅擴充編制,例如食品稽核人員,尤其是當商家,人民需就該食品是否有毒的化驗單位能否全力配合,而非消極在店門口貼上安全無虞公文.勿像過往,由民間公布黑心食品較多,政府總等出事後才作善後工作.請先參考先進國家,尤其德國做法.


下游:


大至食品公司,小至攤販,中央及地方單位都應主動出擊,積極就食品是否有毒,加以公布,並訂定清楚且更嚴罰則,對於被罰之商家應持續追蹤,情況嚴重應勒令停業,業主應以刑罰處置,不痛不癢的懲罰,會鼓勵業者持續危害人民健康.


政府單位可訂民眾主動將可疑食品化驗(可考慮由各區衛生所配合化驗),一旦查出確實為黑心食品,可領取獎金,如此作法將警惕業者,並改變民眾對過往政府在食品安全上的無能做法.


總統先生,這封信我很早就想寄,今看到媒體的民調,讓人感慨萬千,食品安全是最重要且能博得全民掌聲的施政,請您定要拿出魄力,為人民健康把關.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割腕是國二的時候,往後15年間,斷斷續續在身上留下深淺不一的傷口。但說起自殺念頭,回溯到小學約2-3年級,我曾經在家裡陽台鐵架上用力跳,希望鐵欄杆帶我掉下去,也拿過長睡褲綁在窗戶桿上吊(沒有成功反倒弄破了一整面毛玻璃窗,和滿手的血),家人完全不知道,我從來沒提過,因為覺得沒人會關心我。



每當我的愛情關係失衡,都無法克制自殘行為,彷彿只有肉體的疼痛才能移轉內心的痛苦,佐以尼古丁和酒精逃避現實;然而對面外界同儕,我又維持一種NICE,且有主見的個性,表現理性和可人的形象,讓大家喜歡我。長期以來一直抗衡二個世界。




事實上我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長大,或說盡力的活著過日子。在每次墜入深淵後,就放逐自己的心靈和身體,在人海中找一根浮木飄著,雖然常失衡但也有抓住的時候,反覆爭吵後總有甜蜜,反覆看著情人離開後總有新的進入。




然而愈是放任自己愈是不懂? 為什麼我愛的人說被我逼瘋? 為什麼說我反反覆覆? 為什麼說我是惡魔? 為什麼求我不要整他?…我完全聽不懂這些指控,我不壞,只想給他所有的愛,為什麼這樣形容我? 做錯什麼了? 說錯什麼話? 為什麼要離開? 腦中盤旋千萬個「為什麼」…




後來,我無法照鏡子,只要撇見鏡裡的女人,就覺得異常的厭惡,捷運上、辦公大樓邊任何反射材質的地方,都令人焦躁和心悸,好怕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她是魔鬼,她為什麼存在我心裡害我、瓜分我? 我到底是誰? 我好醜…好想哭,這感覺像墜入無底洞,好幾次我都覺得自己死了但怎麼又還活著。




我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父母從小就離異,我有記憶以來,沒被媽媽完整照顧過,遺憾或痛心的感覺並不常有,也許我早就認定沒人愛所以也好像不在乎。小時候住在保姆家,她家也是托兒所,白天有好多小朋友,到了傍晚,夕陽染黃了整片天空,大家陸續被接回家,我看著他們的背影,只有我還住在那裡,沒人接我走;我在保姆家表現良好,大家都說我是懂事的乖小孩,我會說他們開心的話。




上了國小,有次在班上唱「我的家庭真可愛」時我哭了,不敢讓別人看到,我怕引起別人的注意。家裡爸爸很少注意到我,他用非常自由的方式養育,小小年紀的我只有姊姊陪伴,但我們歲數差很多,相處不睦,她對我常有奇怪的要求和嚴格的態度,小學期間,在家大部分是恐懼和適應不良。媽媽偶而會回來看我們,對話多是叮嚀和無法消化的關心。小四開始我有自己的房間,那陣子我幾乎把家裡跟我有關的東西都放在房裡,包含牙刷毛巾鞋子,確定它們是屬於我的,好穩固脆弱的安全感。




長大之後的每段戀情,都有些重覆與失敗的模式。把不滿足的需求加諸在情人身上,渴望從對方身上得到愛,卻永遠都不夠,對方永遠做不好…老師教我要愛自己,自己灌溉內心的養分。




最後求助心理諮商,因為終於認清酒精、自殘和不斷的自我催眠,都無法停止黑暗的蔓延和侵蝕。從心理諮商中瞭解的是,邊緣性人格併發憂鬱,從幼年時就有許多徵兆了。老師叫我運動,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不管頻率或方式上都試圖討價還價,「人格是一輩子的事,有可能不吃藥、諮商聊幾次這麼簡單就改變嗎?」其實我也別無他法只好照做,記得第一次慢跑時,覺得全身都不對勁,好像內臟要震壞了,雙腿也很無力,但依然每天每天的出門跑,不敢懈怠。




隨著每週一次次的諮商,和不斷的運動,心情日漸平靜,中間暫停3週,沒想到再見面時我已快陷入另波低潮,懷疑自己騙自己,為何要運動,漫無目的。老師及時把斷了線的風箏拉回來,讓之前的努力可以繼續。




男友其實早已經強烈說分手,但我不肯點頭,諮商2個半月後,終於有勇氣鬆口說「好」,有能力陪伴自己,接受他的離開,沒有因為「感到被拋棄」而失控,心情一直保持在中間值。後來我們戲劇般的合好,邊緣性人格非常需要一段穩定的感情,我比從前更珍惜對方,尊重他的想法和作法,並且試著說出我的感受和我想做的事。重心放回自己身上後,一切都漸漸不同了,當2個人的位置是平行而不再是包覆型的愛時,彼此壓力變小,相處之間多了傾聽和尊重。



療程結束的這天,高老師給我重測心理量表,比較前後差很多。曾經雙腳沉重的踩踏在生命的邊緣,跟我超過20年的夢魘,回頭看看那段時光,我在諮商室說「沒想到還活著,走過來了


喜歡日劇《心理醫生》一句話「沒有跨越不了的過去」,我以前對婚姻抗拒,現在則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組成自己的家庭,擁有溫暖。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選擇童年經驗、原生家庭或舊時的創傷,但我們可以選擇走往未來幸福的一條路。






  • 個案分析:



邊緣人格的成因


母親是人類出生後的育兒重心,父母從小離異後,這位個案由父親帶大,男性帶孩子難免缺乏耐性且粗心,對這位個案的邊緣人格形成而言,關鍵在於母親離婚後與孩子冷漠互動,僅偶而回來探望失去母愛的幼女,當人無法感受家的溫暖,幼時未能感受父母充足的愛,心靈的溫度趨於冰冷後,就可能在小學階段企圖自殺,國中階段開始割腕,成人後將感情投射於伴侶,當伴侶未能像母親般呵護,就會情緒失控,出現嚴重的衝突,其實伴侶通常為不負責任父母扮演著替代羔羊的角色。





邊緣人格的諮商過程:


我對每位首次前來的個案所問的第一句話通常是:某某某,有什麼樣的困難需要解決嗎?猶記這位個案的主述困擾是,與男友數年來在吵鬧,分和的風雨中,近來對方認真提出分手,讓她不知所措,理智上知道這樣的經常彼此傷害,是該分手,然而感情上卻無法面對分離的撕裂,甚至有被遺棄之感。


這是邊緣人格分手過程中的典型分離焦慮心理困擾,我請個案先藉著閱讀相關書籍,網路資料,了解此人格的各項訊息,目的是個案掌握對此症狀的知識後,不僅能自我療癒,且會因增強治療的認同,而配合每日運動等相關配套要求。


我對此個案的諮商策略是加強自我陪伴的能力。


找出生活目標:我們談到她在求學時期曾將心理學視為未來主要攻讀目標,然而卻因感情與個人情緒因素而放棄,在論及目前工作並非所嚮往後,我請個案思考是否可能重拾過往理想,重新出發?最後一回諮商時,她透露決定考心理學研究所.....


每日一小時戶外流汗運動:在我提出心理諮商需配合運動後,各約有三分之一的個案會出現不同反應,一是完全無法配合,二是諮商初期盡量配合,但無法達到標準,三是為了改善多年的心理困擾,真的全力外出作一小時運動,對女性個案而言,運動是極其辛苦之事,因此我事先會宣導運動的驚人功效,包括過往我所接觸個案的有效實例,且會反問個案今天前來治療邊緣人格是因痛苦抑或辛苦而來?(人不會僅因辛苦而心理諮商),我再問:真的要每天出外運動,是痛苦還辛苦?如果辛苦能改善痛苦,為何不咬緊牙關做呢?


經過我初次諮商的苦口婆心要求配合運動,有三分之一的個案願嘗試,運動過程中是最好的自我陪伴與砥礪,這些個案也通常癒後良好,且短期內進步神速,這位個案就是最佳案例。




面對孤獨困境:邊緣人格者並不必然害怕孤獨,很多人仍能正常獨自生活,但當有了伴侶,內心就期待對方應適時陪伴,且多加照顧,稍有怠慢,或企圖離異,就易起衝突。


因此治療的重點之一為,在心理建設上,要讓個案明瞭,能陪伴照顧自己是他人願與你作伴的先決條件,我心裡諮商時,經常反問個案,你願接受無法面對孤獨,需時時陪伴,黏著你的伴侶嗎?接著我會與個案討論,當伴侶無法如願陪伴時,我們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興趣,嗜好度日?不幸的是,多數邊緣人格者缺乏興趣之因是,他們往往花太多時間在對方是否來電,是否今晚能見面,是否.....,時間一久就會讓人厭惡此被盯的日子,企圖逃脫此感情漩渦。


就這位個案而言,我鼓勵她在男友''失聯''時,多與自己好友談心,約會,找回過往興趣,或開拓新的嗜好,我提醒她,自己才該是照顧自己的母親,期待伴侶當你母親,這母親遲早會遺棄妳的。




諮商後的結果:這位個案從開始無法接受分手,兩個月後,當能自我陪伴,有足夠的自信過有意義的日子,她冷靜且堅定的告訴男友願接受分手,這是男友意想不到的結果,彼此藕斷絲連的情感仍脆弱的延續著。


同時男友知道她的改變來自心理諮商,男友反過來要求復和,並意識自己也有些待解心理困擾,為了彼此更好的未來,同意接著與我作心理諮商。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臉書上我不想聽大道理,我只想聽故事所刊載的文章通常精采,這篇為目前為止最棒的,值得推薦!

 

 

 


「老師,您可以幫我寫推薦信嗎?這是我過去七個學期的成績單。」最近一位大四女同學來看我,希望我能為她撰寫申請研究所的推薦信

看了她的成績,我嚇一跳,從大一到大四的過去七個學期,她每學期都是書卷獎得主!在臥虎藏龍、會念書的學生比比皆是的台大校園,這並不容易,可見她多麼用功!⋯⋯

但我一開口,卻是潑了她一頭冷水:「同學,妳能不能不要繼續拿第一名?」

「為什麼?追求好成績有什麼不對嗎?要申請國外的好學校念碩士、博士,難道不應該有好成績嗎?」

面對她不解的神情,我請她在研究室坐下來:「讓我花一點時間,說個故事給妳聽好嗎?」

說實話,在台大教學十八年,我最擔心的學生,不是成績吊車尾的同學,反而恰恰相反,竟是每一科都拿第一名的傳統好學生,最讓我放心不下。

這個故事,就從多年前一個很認真、也常拿書卷獎的台大學生說起。

曾經,有一個高中念建中、大學讀台大,在別人眼中考起試來一帆風順的台灣年輕人,在長期努力不懈下,終於如願以償來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與博士。

當時,在他心中,「成功」的人生像是一條有軌跡可尋的直線,從麻省理工以漂亮成績畢業,等於拿到「成功」的第一個入門磚。

他告訴自己:「我來美國可是來讀書不是來玩的,好好拚功課吧!」這個台灣學子,從小念理工科,愛運動,愛念書,但對於美國的流行文化、同學間多采多姿的社交生活,格格不入、甚至手足無措。

於是他一心向學,果然,念碩士的兩年與博士第一年,每一個科目都拿下漂亮的A!

在麻省理工,A就是最高的分數了,科科都拿A,真是不容易的好成績。

他內心不免小小驕傲,頗以自己為榮,也一直以為,自己的指導教授,一定也為他高興,畢竟置身於一群天才學生中,他的好成績堪稱「第一名」呢。

全A成績,終於碰到大鐵板了。有一門陌生卻又必修的重要課程,他上了幾個月後,內心有數,成績大概不會太理想,雖然及格絕對沒問題,但A恐怕拿不到了。

這個「好學生」乾脆壯士斷腕,期末考前,毅然退選這門課,避免成績單出現B的「恐怖」危機。

很多美國同學不理解,老師更覺得奇怪,學分費交了,也認真上了幾個月,為什麼他要退選?只為了避免成績單不好看?這個理由對美國人來說,太不可思議了!

來年,他再度挑戰這門必修課,一路穩紮穩打,加倍用心,但期末成績出爐後,他,竟拿到了第一個不是A的成績!之前的退選,無異於一場時間與金錢的徒勞無功。

沮喪的他,有點難為情的去見了美國指導教授,甚至,帶著歉意去的。然而,指導教授卻十分開心的恭喜他!恭喜他沒拿到A!

教授語重心長的說:「我真是太替你開心了!你從今日起,再也不必為拿A、拿高分而念書,你總算可以放膽
,去做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情了!」

那,什麼才是更重要更有價值的事?教授笑著回答:「去犯錯與創新吧!藉著課本教你的基礎,然後去有計畫的犯錯、嘗試創新。這才是有價值的!」

台灣小子,如當頭棒喝般醒悟:什麼才是追求知識的本質?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尋求突破,繼續為下一代累積新知,以創新動能造福人類社會,才是知識的本質。》

好吃的蛋糕是本質;而好成績,只是裝飾的美麗奶油花朵罷了。

「怕輸」心態造成保守的選擇

我,就是那上面故事裡的主角、曾經認錯方向的台灣小子。

當我被MIT指導教授,點出求學觀念上的根本錯誤後,其實是非常受用的。在此之前,我把所有的精神力氣、大概有九成,都放在完成作業、求取高分,而只拿一分的餘力,用以做研究。

後來,我大幅度更改比例,變成了兩成力氣做功課,八成心思做新研究。以前,一拿到作業,就認真埋頭苦寫,確保盡善盡美以得好成績,後來卻變成了要交作業的前一天,才開始熬夜趕報告。

這並不是說我偷懶,而是我發覺,做新的研究才是更大的挑戰,收穫更多,所以我選擇先做研究。

研究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無底洞,回報會比較慢,不像考試成績馬上就出來,但這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而且雖然回報慢,收穫卻是紮紮實實、屬於自己的,不是考完試就一半還給老師的表面好成績。

可以說:那個當下椎心刺骨的B,釋放我長久以來讀書是為了追求漂亮成績的功利迷思,轉向真正的學習本質。

觀念一改變,學習反而突飛猛進。大多數人要念六年方能結束的博士班,我四年就畢業了;因為我把時間與精神,花在對的地方、並做出了新的研究成果,最終得到了教授的肯定,畢業論文順利通過。

「怕輸」文化造成保守的心態

回到台灣教書後,這些年來,我對當時的心情又有一層新的體悟。當年我對科科A的追求,除了從小相信認真念書就是為了追求好成績的迷思,背後,更深的原因是「怕輸」。

怕輸、怕沒面子的心理框架,一直到現在,仍然在很多個體、甚至很多企業發展上看到,形成一種保守的文化,妨礙創新的嘗試。

台大管理學院每年都送很多學生到國外著名大學做交換學生。最近一個同學從北歐的大學交換半年回來,與我分享心得。

她的班上有一半是當地學生,另一半是來自義大利、法國、德國、韓國、印度等全球各地的交換學生,有很多分組討論和報告要做。

她發現,台灣去的學生,理論學得很紮實,程度一點也不輸外國學生,但自信心明顯比較不足,即使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與觀點,但不那麼能夠系統化組織與勇於提出思辯討論。

相較之下,「歐洲的年輕學生可能理論基礎比不上我們,但他們不害怕,很敢說出口,討論激盪,發現真的有興趣的地方,再去深入鑽研,很有創意和想像力。」

她的心得我完全瞭解。因為怕輸怕被別人笑的心理,出現在許多層面上,例如阻礙學習新語言(不敢開口怕被笑)、討論課上沉默者占多數,發言的永遠那幾個,但下了課大家卻七嘴八舌意見多多。

我曾經反省,為何必須到了美國求學、從別人的文化反射出來,才看清自己的迷思?為什麼在台灣時,從來沒有發現過、從來沒有反省過

答案很簡單。在台灣現有的升學制度下,包含高中基測、大學學測,我們的遊戲規則就是,誰會考試,誰就是贏家!30年前,我念書時如此,現在亦然。

或許,大學前的遊戲規則,真是如此,但是,我們的人生,從考完大學起,就再也不是科科得A者保證勝利了。

唯有能認清環境變化,敢於跨出舒適區,追求本質的創新,才能永保成長動能。從此刻起,掙脫只求第一的魔咒,擺脫怕輸的包袱,大步往前走吧!

最珍貴的一堂課,找尋自己的人生導師

我的前半生,在別人眼中,該也是標準的「金榜題名」、算得上是超級好學生。先後考取建中、台大,而之後的碩士、博士學位,則都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完成。

畢業後,在矽谷找到年薪數百萬的工程師職缺,然後娶回了美嬌娘、回台大擔任教授,也有了兩位小朋友。

我必須承認,有一段時間,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也深信只要自己夠努力,無論是「美國夢」、「台灣夢」,我都能美夢成真。

然而,從人生進入下半場開始,我陸續遭逢變故,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深深的無力感。

先是我自己在壯年之時,就得了癌症。跟死神第一次拔河,我雖僥倖得勝,卻也大傷元氣。而沒幾年後,我又遭逢中年喪妻!

失去了最愛的人,心裡什麼也不剩,只有空空蕩蕩,整個人渾渾噩噩⋯⋯但卻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自怨自艾,因為我還得拉拔兩個正要經歷青春期的小男孩長大。

原來發生在我們意料之外的,才是真實的人生⋯⋯

最難的一課,我們卻沒教給學生

看看自己走過的人生路,再想一想每一天,我在校園內觸目所見,年輕快樂、對未來滿懷想像與盼望的學生們。

不禁感嘆:在我人生的求學過程中,大多時刻,學校只教如何考第一名、如何過關斬將在大小的考試中勝出?幾乎沒有人告訴我,考不上「好」學校、「好」科系之後該怎麼辦?如何勇敢站起來面對挑戰?

聯考制度強調的是,不管喜不喜歡,先搶第一志願就對了!從來沒有人認認真真地鼓勵我們:尋找自己獨特的天賦能力,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再找出獨屬自己而非主流價值一致鍾愛的「第一志願」?

我們從小經常聽到的童話故事是,王子好不容易排除萬難與公主結婚,然後呢?就沒了。從沒有告訴我們,王子公主可能吵架啊!人生的本質就是無常的變動。如果有一天,公主離開了,王子該如何?

沒有人教過我們,我們也從來不會教學生,關於人生,種種的真實與艱難,種種的難堪與不堪。這些,反而是我在歷經人生後,最想要獻給學生的禮物。

人生總有悲歡離合,但我希望我的學生,都比我更有能力,去面對課堂以外的人生挑戰。

如何做?其實很簡單,提前把這些人生問題,丟給學生去想,讓他們從年輕時就開始思索、有心理準備;提前為他們灌注一些力量,而不是哪一天他們突然面對了,竟只有手足無措的份。人生不會永遠順遂、悲歡離合總無情,畢業之後的人生更不會有標準答案,我想教會學生的,是他們如何為自己找尋答案?甚至是,能不能在犯錯後,鼓起勇氣選擇補考,而不是沮喪放棄,勇敢做唯一的自己。

人生說穿了,就是由無數的大小考驗組合而成,懂得為自己找到「人生導師」,絕對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加分不少。

而什麼是人生導師?「他」,可能是一份信仰、一場演講、一部電影、一本好書,重點是裡頭的精神,能不能讓你在歷經悲歡離合時,多一點力量與勇氣,繼續朝能發揮自己最大價值的方向走下去?

我不是完美無缺的老師,但真心祝福每一位學生,打開心胸、主動出擊,每天都能遇見自己的人生導師、每天都能茁壯成長。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個輕度邊緣人格者(九項診斷標準,五項以上重度,三項以上中度,一項以上輕度),父母皆為公務員,出生後由保母短暫帶過,小學放學回家雖有外祖母陪伴,但多半孤單的在家中小院子玩,小學五年級就暗戀學校女生,直到五專都不敢表達對異性的愛慕之情,退伍後終於有了初戀對象,短暫的戀情因故終止後,曾有一年時間走不出情傷,曾因怕孤單,在街頭與女性搭訕,無法忍受與人約好時間,對方遲到20分鐘以上的等人煎熬....,這一切都是邊緣人格的特質,因此能感同身受您的困惑與痛苦。

我的輕度邊緣人格未達中度,取決於認真經營妻子,女兒與家庭的關係,我小心翼翼的顧及家人感受,不致讓關係惡化,邊緣人格者的最大致命傷就是與伴侶關係逐漸惡化後,終至無法收拾,且通常會因自己的性格,導致無法與人建立穩定的情感關係,在此,我必須提醒您伴侶的階段性心理反應,其實我們多加注意,能避免走向分手或離異一途。





包容疑慮 錯愕 容忍 衝突


彼此在初戀時易沉浸在熱戀中,都盡力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相互包容是初戀時的特質,邊緣人格者感情的處理問題會在認識第二階段後逐漸出現,初戀時彼此日夜相守,卿卿我我的日子總會在初戀後結束,有些個案似乎希望永遠停留在那長相廝守的甜蜜日子中,於是開始抱怨對方為何冷卻?為何不能多加陪伴?為何變得如此冷漠?


當無法適應第二階段的戀情,就可能有情緒,由於仍處初識期,伴侶的反應通常是疑慮,疑慮並不致對彼此關係帶來大礙,但對方已開始仔細觀察您是否有進一步的非理性舉措,如果你們的戀情持續加溫,伴侶會以更多的耐性體諒您的情緒問題,然而你們的爭端總圍繞在不許對方穿著暴露,疑心病太重,限制伴侶正常交際等邊緣人格因感情脆弱所引發的問題,有半數伴侶可能會在此時避免夜長夢多,跟你提出分手。


有另半情侶未提出分手,並不代表他們漠視彼此所存在的問題,第三階段的戀情中,您可能已認定對方已習慣您的強勢與情緒,在此氛圍中,邊緣人格的極端思考可能呈現,要求對方陪您講電話到半夜,不合理的要求如有不從就大吵大鬧,歇斯底里似的情緒持續失控會讓人錯愕,因此可能嚇跑另半難得留下的伴侶。如果此時您能深刻反省問題所在,願意就自己給對方所帶來的困擾加以道歉,部分伴侶可能留下,但如果你認為對方不顧情份,背叛彼此曾留下的海誓山盟,不願自我檢討,情傷會永無止境的持續。


有許多複雜的因素讓伴侶在面臨邊緣人格的種種問題中留下,他們可能不清楚問題所在,也可能在邊緣人格之外,彼此仍存在正向情感關係,第四階段的關係,可能為了避免衝突選擇忍讓,他們認為這是分手外,最好的相處模式,然而每回風暴過後的風平浪靜,容忍往往是壓抑過後的更大爆發,更多的衝突可能跟著而來。


邊緣人格者的潛在問題是因過去未受到良好照顧,因此當伴侶疏於照顧,當事人會情緒失控,然而就伴侶而言,他僅是伴侶,並非母親,何以大小情感事情都歸罪於他,當彼此認知不同,且涉及潛在的邊緣人格困擾,在包容,疑慮,錯愕及容忍後,留在情感關係內的戀人就可能開始爆發無止境的衝突


我要提醒所有為邊緣人格所困的朋友,要認清的事實是有緣與您談情說愛的伴侶就是陪伴在您身旁的情侶,他們不會,也不知如何扮演母親的角色,要珍惜彼此難得培養的戀情,要視伴侶為貴人,因為當您的親人,父母或朋友不能帶來溫暖時,伴侶是唯一願在你最需要被愛時陪在身邊的人,當自覺情緒失控,所求已超出伴侶範圍,應找到立即降低怒氣的方法,否則再厚實的感情都會生變,當對方初次提出分手,要積極找出問題所在,可能還有挽回機會,有些較激烈的邊緣人格者無法忍受伴侶提出分手,不能針對問題改變,卻以威脅,割腕,自殺等激烈手段企圖挽回,這些悲情作法都會加速伴侶求去,會讓您陷入谷底深淵,切勿為之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有位一位不斷想割腕的邊緣人格者來信,以下為問答內容:


我是二十歲的女生。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邊緣人格...我在幼時一直由媽媽照顧, 感覺沒甚麼不妥


在我快15歲時,因自殘及自殺傾向由社工轉介被送入院


自從轉了新環境(國中),就不能跟同學相處了,人際關係受到很深遠的影響


說到那次進院,是因為跟當時的伴侶吵架了,她說要分手,想要自殺,所以才入院的


我跟她糾纏了約年半,期間我說要「永遠消失」的次數多到數不完,說死後靈魂要在一起的,我也說過。


她最後有了小三,選擇了那小三,後來小三又選擇了另一人,她又回來找了我


我答應她跟她在一起,但這完全是為了報復,後來我找了另一人作小三,再拋棄了她


為了讓她體會到我是如何的痛不欲生…我才這樣做,雖然我求醫了,但醫生一直沒有告訴我我得的是什麼病,他甚至跟我說,我的病就是我過於悲觀



第二次進院,是一年後的事,當時我剛過十六歲,那時我沒有女朋友,但因為對作文成績不滿,走到天台想輕生


我感到很難過…感覺世界沒有明天。一種強烈的感覺:我這樣要永遠沉睡了,不用再煩惱了。


結果,被送院了…但因為我裝快樂的工夫太到家,很快又出院,出院通知書的診斷是適應障礙症


送院前的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在割腕…感覺自己要是不割腕根本活不下去…像上癮了一樣…



我現在找了一個十分愛護我的人,是她令我壓抑了自殘的慾望…但壓抑了並不代表沒有…。


後來學校想要知道我患病的情況,又請求醫生寫了一封信,信上寫我的診斷是輕度抑鬱症


最近又跟朋友發生矛盾,我發現朋友只是做了一件好小的事,卻刺激了我敏感的神經。


突然感覺,自己的朋友總有一天會離自己而去的,女朋友也是。


我很沒有安全感,要是他們做錯了一件事,我對他的印象便會變得黑起來,且不易復原…


就這樣,每當有人跟我說跟我聊天很愉快的時候,我就變得小心翼翼,深怕說錯了一句話,便破壞了我在他們心中的印象


只要我想到他們將會嫌棄我,我便不想面對他們,想要逃跑,結果慢慢不想再接觸其他人,封閉自己,但又極度渴望別人的關心…


我覺得自己對別人的關心已經達到「飢渴」的狀態了,很想隨便找個人來聊天以安慰自己,很想很想自殘割腕,要是連現在的女朋友都不管我了,我想我會一直割腕吧


為甚麼我要一直尋求親密,又推開關心自己的人?那是一個死胡同,我感覺自己這生就樣完了,我才二十歲,但已無力走下去…要是女朋友不要我了,我想我不會再談戀愛了,


一直找人安慰自己不就好了…?我很想割腕…………沒有人了解自己內心是怎樣的空虛,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填補…



希望您可以解答我的問題。要是之前有其他相似案例,也請給我連結作參考。





2013/04/13 15:33回覆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邊緣人格...


我在幼時一直由媽媽照顧, 感覺沒甚麼不妥


在我快15歲時,因自殘及自殺傾向由社工轉介被送入院


你15歲就因自殺,自殘入院,已顯示媽媽對妳的照顧及所處家庭出了問題,至於是否為邊緣人格,我們一一分析。


自從轉了新環境(國中),就不能跟同學相處了,人際關係受到很深遠的影響


既然家庭缺乏溫暖,在外的人際關係就可能是取暖來源,同學朋友的感情也變得格外重要,因此妳說:

我發現朋友只是做了一件好小的事,卻刺激了我敏感的神經

突然感覺,自己的朋友總有一天會離自己而去的,女朋友也是


邊緣人格者的嬰幼兒階段經常是在不穩定的被愛感情中受害,例如,如果由缺乏耐性的母親或保母帶,餵完奶後隨即離開,過程中僅顧及生理需求,卻未想到嬰幼兒是經常需要撫慰,擁抱與陪伴的,這樣的嬰幼兒長大後,如再經歷孤單童年,不健全的家庭,或父母有邊緣人格特質,就可能形成分離焦慮,因此在感情極端脆弱下,情感上的敏感神經易被刺激,也因患得患失,懷疑伴侶,朋友會離開....



說到那次進院,是因為跟當時的伴侶吵架了,她說要分手,想要自殺

為了報復,後來我找了另一人作小三,再拋棄了她,為了讓她體會到我是如何的痛不欲生…


由於邊緣人格者經歷感情創傷,因此容易產生極端思考,對照顧他的親友會以感恩的心理回報,但這些曾是恩人,卻離開造成痛苦者,會產生報復心理,這樣的感情極端處理往往造成更多傷害與痛苦。

結果,被送院了…但因為我裝快樂的工夫太到家,很快又出院了


邊緣人格可分為中度與重度,重度者有半數以上因無法適應環境,會因壓抑內在情緒而形成多重人格,個案可以在不同環境及對象面前展現相異的性格與態度,以維持現實生活中的正常運作,然而如此''裝''的功夫如同養不同小鬼般,在無法認同自我中,會變得與人群更加抽離,更無法統合自我。


我現在找了一個十分愛護我的人,是她令我壓抑了自殘的慾望…


邊緣人格者的救命仙丹是擁有一個穩定的伴侶,然而情緒化,極端思考,害怕孤單等感情處理問題卻不容易維持情感的穩定



一直找人安慰自己不就好了…?我很想割腕…………


一直想找人安慰並不能解決問題,既然不能解決,自然想割腕,那麼如何做才能解決問題呢?


我們要開始練習自我陪伴,邊緣人格的最大罩門就是無法自我陪伴,因此才恐懼寂寞,害怕伴侶離開,自我陪伴的基本功是必須每天作一小時室外的流汗運動。


當你真的維持此三條件的運動後,請試著找出一,兩樣興趣嗜好,讓你在寂寞無聊時,能不再像過往需找人安慰才能度過難關,接著請試著感受自己一個人獨處,過去妳是怕獨處的,但當你憑著毅力每天出外流汗運動,且能找出生活中的樂趣後,人的心靈就能趨於平靜,也能開始跟自己對話,到最後產生自我陪伴的境界。


既然你花了這麼多的精神寫信給我,我也盡量回答妳信中的困惑,請拿出毅力去試著完成我教你的自我陪伴療法,如果實在無法獨立完成,可考慮配合心理諮商,相信效果將更好。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性格導向,必有文化因素影響,例如:部分台灣父母企圖自殺時,會帶著稚齡子女離世,這與西方文化顯有差距,我們該了解行為背後的文化因素,才能通曉中國文化影響下,邊緣人格有其地域差異。


在討論文化影響下的邊緣人格前,我們先看一段我的一位個案來信:





我自小因父母親開工廠而把我送自各個親戚家住(阿公家、外公家最多)國小二年級父母把我接回家中,可是被遺棄的日子並未結束,一到了暑假寒假一樣是到親戚家住,甚至有一段時間還被放到"佛堂"參加了為期兩個月的團體生活,直到國中二年級為止才停止這種日子....






因為全身發抖很喘快吸不到空氣,去馬偕掛了急診,醫師說我過度換氣並給了我一點放鬆的藥劑才得以好轉。
近兩年晚上作惡夢驚醒的次數越來越頻繁,近來更是無法入眠。只要家人全部回到家我就會有脖子被掐住氣喘不過來、頭暈、噁心、心悸胸悶等症狀出現。聽到比較令我生氣的言語或是畫面,我便無法控制情緒低語、一直哭、全身發抖不能自己,於是我除了上廁所
洗澡出去買東西吃以外,全都關在房內。



已經兩個禮拜了,我時常在房間哭且歇斯底里,體重瘦,脖子跟背痛的受不了。男友因為在大陸上班只能用電話安慰我,前幾天男友勸我去看醫生,才一早去了振興醫院。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改善不受控制
情緒,身體更是不受控制。



由於父母無法接受我在結婚前離家,因此結婚當天可能會沒主婚人,且沒娘家回。
我真的很痛苦,最近更有不想出房門寧可餓死的念頭,連廁所都沒去上,我越來越厭惡看到我的家人,我到底該怎辦
......


我近年的諮商個案多集中在邊緣人格上,此人格的產生與嬰幼兒經驗,家庭氣氛,父母性格等有相當關連,前述的這位個案,從小父母忙於事業,無法全心照料,致有被遺棄的感受,此感受一旦形成,就可能造成害怕分離的邊緣人格,也會同時出現各種身心症狀,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即便過往身心受創,這些個案通常仍依附著父母與家庭,如此對原生家庭死心蹋地的依附,對獨立自主的西方文化個案而言,不會造成困擾,然而當我們深入中國文化中的孝道,而後所引發的權威性格,就能明瞭這位個案在脫離家庭過程所忍受的煎熬,在父母因此拒絕參加婚禮後的再度被遺棄感受中,試圖以餓死結束生命....


孝道與邊緣人格:


我們看看台大心理系黃光國教授所言:


在儒家看來,父母是自己生命的根源,是''己身所從出'',親子間的關係是永遠無法切斷的血緣關係。在''''的大前提下,父母有過,做子女的人只能''下氣怡色,柔身以諫''''諫而不逆'',縱然父母表現極端''不慈''的行為,子女也只有忍耐.....,換言之,子女對父母的'''',是一種無條件踐行的''積極義務'',不能隨個人的判斷來決定做或不做,我們可以稱之為''無條件的積極義務''(黃光國,2009)


我的老師韋政通先生曾說:


孟子不但把孝的價值擴大,且把孔子''無違''一意推向極端。孟子說:父母之不愛我,於我何哉!,父母縱然不愛我,但為人子者,並不能因此而稍減孝心。他把對父母的孝,視為''絕對無條件的服從''....(韋政通,1987)


黃教授說:孝在中國文化中是''無條件的積極義務''韋先生則說是''絕對無條件的服從''美國人本心理學大師,羅吉斯認為對前來諮商的個案,對人,都應本著''無條件積極關懷''對待,東,西方在無條件對人態度上竟是如此天壤之別。


古時中國文化為了讓社會維持正常運作,在倫理思想上強調孝道能讓人理解,然而現代社會的父母再拿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試圖操控,或在未盡父母之責,卻單方面以長輩之尊要求子女孝順,已無法符合現代倫理思潮,無條件絕對孝順的迷思在於,部分父母在此文化保護傘下,易疏於對子女盡責,而有條件相對孝順則讓為人父母認知,如果期待子女孝順,理應在孩子嬰幼兒時期盡責照顧,這位曾被父母悉心照顧的孩子,日後也應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這該是現代華人社會該有的新孝道概念。


台灣社會近年自殺事件頻傳,父母自殺時,若有未成年子女,部分父母會先結束子女生命後,再自殺身亡,其文化因素就該是''己身所從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傳統觀念,加上子女既應絕對無條件服從父母,那麼父母為孩子所作的決定就會是對的,從這樣的孝順文化背景看父母帶著孩子離世,就不難了解了。


權威性格與邊緣人格:


孝道是種文化的傳承,當孝道文化形成後,在文化薰陶中,就會形成人的特殊性格,權威性格就該是孝道影響下的產物,邊緣人格的特質為強勢,情緒化,極端思考,慣於操控依附對象等,這都與權威性格息息相關。


我們看韋政通先生如何形容權威性格:


制度化孝道的權威,不僅控制了人們的意識,甚至深入潛意識。生活在中國傳統裡,一個人能順從,不僅足以自保、自利,且代表最高的美德。因此權威性格的反應,早經陶養成自動化習慣,經兩千多年精鍊而成的國民性,不是短短幾十年的時光就能完全改變的。


韋先生提出權威性格的六項特質,分別為:


1.嚴守習俗


2.不加批評的服從權威


3.相信命運


4.二元價值觀


5.認同權威人物


6.沈溺於自我中心想法(韋政通,1987)


其中第2
4
5
6值得進一步申論與邊緣人格的關係:


不加批評的服從權威與認同權威人物:


我們可以將兩項一併討論,邊緣人格的核心特質為,從小因缺乏關愛,以致慣於依附父母,在傳統的家庭氛圍中,父母就代表權威,子女依附父母過程中,很容易服從權威,認同父母的一切,聽從指使,子女一關係旦在服從與認同中與父母形成依附關係,會形成更深的情感依賴反應。


二元價值觀與沈溺於自我中心想法:


權威性格中的二元價值觀就等同於邊緣人格診斷標準中的極端思考模式,依照客體關係理論巨擘,克萊茵率先提出嬰兒內射過程中,主觀感受好,壞乳房的極端心理過程應為邊緣人格者被診斷為極端思考的原創性理論,在好、壞,對、錯,黒、白,缺乏多元思考過程中,權威性格的二元價值觀,父母通常會以非理性方式處理親子關係,當孩子怯於或拒絕與家長溝通後,家庭的和諧就可能蕩然無存。二元價值觀的延伸,就自然會導向沈溺於自我中心思考,兩者極易導向性格的偏執。


中國文化缺乏正向育兒思想:


中國文化大體是以儒家思想為中心,不僅儒家典籍中,少有論及幼兒教育,兩千年來的傳統論述也極少發現有關兒童教育的論述,南宋理學家朱熹在兒童教養上,有些論述,韋政通先生於著作中提及:


除孔、孟之外,在宋以後教育思想上,最具權威人物是朱熹。他為了推廣孔、孟的教育思想....,特別寫了''童蒙須知''一文。他教導兒童,對父兄長上講話要''低聲下氣'',遇到他們有所''教督''時,當''低首聽受,不可妄大議論'',遇到長輩有所責難,或是他們犯了過錯,作晚輩的''不可便自分解,應姑且隱默''。他也教導兒童,走路要端正,不可疾走跳蹦,可是一旦父母長上有所召喚,為了表示恭順,''當疾走而前,不可舒緩''.....(韋政通,1987)


缺乏正向育兒思想的另一證據是,台灣民間普遍流傳著(相信中國大陸也相似)不可思議的育嬰習慣,許多剛生產完的年輕媽媽,會聽到長輩傳授的育嬰經驗:嬰兒因索抱而哭時,不必急著去抱,過陣子就不會哭了,否則會讓他們養成渴望被抱的依賴習慣,嬰兒生理上餓了,照顧者會定時餵奶,否則會營養不良,嬰兒在陪伴與擁抱需求中,未滿足心理需求,心理上的營養不良,就是日後罹患因分離焦慮引起的邊緣人格。我的邊緣人格個案,幾乎每位個案都渴望依附對象的擁抱與大量陪伴,原因與這荒謬的育嬰文化有絕對關係。


我的未婚邊緣人格個案中,多數仍與父母同住,他們的心理困擾,除因邊緣人格所引發的感情困擾外,與父或母(邊緣人格個案的父或母通常有相似特質)的感情糾葛與矛盾情節,經常是諮商的主題之一,他們直到諮商後才發現與父母仍有依附關係的臍帶仍未剪斷,感情上無法脫離家庭而獨立,理智上卻極欲搬離這從小未感受太多溫暖與尊重的家庭。


這其中仍摻雜著文化中,父母如希望孩子留在家中,為人子女的搬離,代表對年老父母的棄置不顧與不孝,不僅無法讓父母諒解,甚至受到宗族鄰里的指摘,我經常與個案討論,在對父母的孝順與個體該先對自我的心理健康,幸福,與快樂負責中,到底孰輕孰重,雖然對受中國文化影響者不會有標準答案,但在釐清無條件絕對孝順有條件相對孝順中,答案通常能呼之欲出。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寫書需要動能,缺乏足夠動能,就很難讓人下筆,這本書的動能來源是,身為心理諮商工作者,過去20年來的諮商專業聚焦於憂鬱與焦慮,從2010年初始,我發現諮商中的憂鬱症個案有許多人同時符合邊緣人格診斷標準,為了精確掌握兩症的關聯度,我開始將過往諮商前所使用的憂鬱,焦慮心理測驗置入邊緣人格測試,結果在憂鬱症個案中,發現約有八成同時出現邊緣人格問題,也就是兩者的共病性comorbidity)高,這是我過去在心理學書本中較少閱及的現象。

 



 

以前對邊緣人格個案的專業印象是情緒,行為與思考模式深不可測,遇到感情刺激所引發的狂躁不安、自傷、傷人...,在諮商中是戒慎的,深怕個案在諮商過程中出事,自殺,然而當我深入了解問題的根源,尤其前來諮商個案中雖為情所困,也出現憂鬱,情緒,極端,恐懼寂寞等邊緣人格問題,但他們不致酗酒,嗑藥,自殘或自殺等典型邊緣人格的樣態,我認為這群被忽略的中度邊緣人格個案,過去可能被視為憂鬱症治療,醫療單位應對他們有更多的了解與正確診斷,才能作妥善的治療。

 



 

無論重度或中度的邊緣人格,因症狀的多樣和理論的深奧,都極其複雜難懂,心理諮商初期先讓個案對此症的概括了解,對自我認識及未來諮商療癒都很重要,我會請個案多涉獵相關知識並購買國外翻譯專書以利諮商進行,然而這並非長久之計,2011年底興起書寫本土邊緣人格專書計畫,隔年初開始蒐集資料並動筆。

 



 

本書第一篇先讓讀者知道此理論的來龍去脈,從瑞士醫師波耐(T.
Bonet
)

1684年發現部分病患出現極不穩定的情緒反應,到1980DSM-IV完整列出邊緣人格的九大標準,此人格疾患理論終於大勢底定,接著討論了此九大標準,讓您通曉邊緣人格的症狀反應為何?我也同時加註,如遇到此困境,''我們該怎麼辦''?除此九項診斷標準外,我將自己這三年來近身諮商個案過程中,列出我對此症的了解,以''認識邊緣人格小常識''為標題。

 



 

第二篇在''為何罹患邊緣人格''的主標題下,希望能帶領讀者深入心理學大師們從佛洛依德發現潛意識以降,如何為這偉大理論苦心鑽研,讓世人認清嬰幼兒在心靈需求與成長中,需要照顧者更多的了解與關懷,以免孩子長大後因被愛不足而過度投射於未來伴侶,造成種種邊緣人格為情所困的問題,我將此書定位為大眾心理書籍,然而本篇的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論艱澀難懂,為了讓讀者能深入淺出理解其中奧祕,我盡量將之白話化,並加以註釋,讓您更能接近這大眾該了解的理論。

 



 

當了解邊緣人格樣態與形成因素後,本書第三篇先試著從嬰幼兒,童年,青少年及成人期,作各階段的提醒,包括我們該以何種方式撫慰幼兒心靈,如何在童年階段營造家庭氣氛,如何避免青少年的邊緣人格行為,如何維護成人的情感關係等,此篇還特別以''邊緣人格的自我陪伴療法''指出克服邊緣人格除心理諮商外,也須以運動,增加興趣嗜好,擴展人際關係,練習獨處等方式面對,當您將依附他人的習慣收回,邊緣人格會大幅改善,當能自我自然陪伴之際,就是邊緣人格心理諮商發揮療效之時。

 



 

在認識,為何罹患,如何改善邊緣人格後,我們希望讀者能實際看到生活周遭活生生的案例,第四篇首先提出邊緣人格的核心問題:自殺,介紹了這兩年來受大眾矚目的自殺案件,包括朱慧真,關中女兒,陳俊生女友,以及東,西方兩大演藝人員,張國榮與瑪麗蓮.夢露的生平與自殺案件分析,也分析了101年中,媒體所報導的情殺案件,最後我邀請了曾前來心理諮商的邊緣人格個案,寫出他們在諮商過程的感想與回饋。

 



 

天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有些不幸的孩子卻是父母錯誤的育嬰或教育觀念中,懵懂的傷害了子女而不自知,這些孩子在欠缺愛的撫慰下,心靈如同失溫一般,終其一生需要更多的陪伴與關懷,他們在寂寞恐懼中企圖補充那失溫的心靈,然而害怕分離或被遺棄恐慌中所出現的各式邊緣人格問題卻要由這些從小被害者承受,希望這本書能讓一般人及親朋好友更了解與同理邊緣人格者,讓為情所困的邊緣人格者在認識自我後,能下功夫自我陪伴,最期盼的是為人父母能因閱讀本書改變教育觀念,減少我們社會邊緣人格問題的發生。

 

 

 

本書最後,我附了首自己喜愛的歌:

 


我從小愛聽西洋老歌,最喜愛的樂團之一,美國樂團(America)曾獻聲鼓舞寂寞,孤獨的朋友,在本書結束之際,希望這首非常好聽的歌(請到You
Tube
聽)能再次鼓舞人心!

 

 




                                                               Lonely
People
寂寞的朋友們


This is for all
the lonely people
這首歌獻給所有寂寞的人們



Thinking that life
has passed them by
想想看,生命會稍縱即逝的!



Don't give up until
you drink from the silver cup
未飲用快樂泉源前,請勿放棄



And ride that
highway in the sky
你該在高速公路享受奔馳快感!

This
is for all the single people
這首歌獻給所有孤單的人們



Thinking that love
has left them dry
想想看,我們尚未被真正愛過呢!



Don't give up until
you drink from the silver cup
未飲用快樂泉源前,請勿放棄



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try
不勇敢嘗試,怎會知道結果呢?

Well,
I'm on my way
我已向前邁進!



Yes, I'm back to
stay
我決定留下來!



Well, I'm on my way
back home (Hit it)
我正在回家的路上!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11十月某一日在一通聲嘶力竭的通話中,我解離了,不知道自己已踩上圍牆欄杆,就在那生與死的一線之間,一股強大的力量從後面環抱著我將我扯下…一位女同事正準備要往洗手間方向聽見我的嘶吼看見了我在那邊緣之際,成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貴人。




我的人生已不知道如何走下去,腳上彷彿綁上千斤重的鉛塊捲進那強大的漩渦,無論有多少人伸出雙手要將我拉起,不但拉不起,甚至還拉下了他們,他們對我的無力感最終害怕會捲入我那不知多深沈的漩渦中,不得已最後也放棄了我。




太痛苦了,我不想再那麼痛苦了,撕裂,…就是撕裂,我的情緒我的精神我的心靈無時無刻撕裂著。停止痛苦也好,最後的求生本能也好,網路的搜尋讓我找到了高老師的網站,第一次我看到了”邊緣性人格"這個名詞和解釋,我久久不能自已,我彷彿是診斷標準中,被一條條量身訂作出來的,我決定試著作心理諮商




那是一個綿綿細雨的晚上,下了好幾天的雨,空氣都是霉味,就是這樣的心情我靜靜的寫完了高老師的測驗,高老師一一的確認了我每一項的答案,確認了我重度邊緣性人格,完全沒有意外的,所以我還是保持著從容。




在老師的引導下,訴說著近期的故事,就好像只是在講別人的故事那樣,第一次我覺得有人了解我在說什麼,可以告訴我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接下來一路的心理諮商,成為了追尋自我心靈的一段旅程,到了最後我才知道是為了救贖我那幼年受創至今仍未長大的小女孩。




母親的原生家庭因為有太多孩子,所以將母親送給別人養,國小畢業後就送去礦坑工作賺錢,一到成年就被安排相親,嫁給了大了她快二十歲的外省軍人。自有記憶以來,父親退伍後開計程車,時常在眷村打麻將,我的母親就帶著我一天到晚去抓賭,最記得有一次我一個人在計程車後座,母親氣憤的在父親面前拿了一塊大石往計程車正前方擋風玻璃砸,那一瞬間,後座的我看到破碎的玻璃全面性的朝我飛來,至今我還忘不了那恐懼,小女孩一直哭泣,母親卻用台語大聲吼怒吼說妳又不是死老爸死老媽妳是在哭三小。




我的父親小時候常愛逗我,都說我是外面垃圾桶抱回來的,而母親在旁邊就會幫腔演戲,父親賭博,母親就抓賭,父親沒在家,我的母親就只會看電視和煮飯,家裡永遠都是髒亂不堪,而我也成為電視兒童,很少與家人有什麼說話和互動,不知道是否因如此我才不善於與人溝通。


從小到國中的求學過程,只要母親因為父親賭博,就會失控砸爛家裡的東西,我乖,就是體罰,黃色水管、衣架、棍子,任何身旁抓得到的東西都可以是武器,直到國中,手臂有一條條的瘀青上學。




求學過程,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不討老師喜歡,小二有一次班上有同學掉錢,老師想出了一個辦法,要全班給她量脈搏,因為偷錢的人會緊張,脈博會跳的最快,最後,她量了我的脈搏對著我說,當著全班的面說,就是妳對吧




我的小學記憶中沒有一個讓我覺得溫暖的老師,我總是納悶著為什麼都不喜歡我呢;同儕間無論我怎麼努力或討好,為什麼總是也沒有溫暖呢?國中老師似乎都能接納我,但是我在同儕之間覺得越來越辛苦,我好需要朋友,無論我怎麼付出討好,不如我所願。




專一最好的朋友被我發現和我喜歡的男生交往,她知道我喜歡他,我斷然跟這好友絕交。我開始自己打工賺錢養自己,開始談感情,感情是我的全部,我的重心。有個人可以陪伴我,感情讓我覺得好溫暖,因為只是感受到溫暖而壓根沒去想對方是個怎麼樣的人,適不適合自己,所以每一段都很短暫,每一段我都可以痛得無法自己,靠著抗憂鬱藥把日子撐下去。




我甚至對朋友講過一句話,當我男朋友很簡單,只要能陪我吃飯就好,現在想來多可笑,這是多麼的困難,哪個男人有空可以天天陪你吃飯出了社會工作,那年我22歲,我懷孕了,奉子成婚,先生那時也才23歲,那時覺得彼此相愛的兩個人有了孩子有了家,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不過現實終究是殘酷的,太多現實的問題的考驗,愛情總會消磨殆盡,那時的我們都太年輕,太多的壓力尋求酒精的麻醉,但喝了酒之後他會變成魔鬼,發酒瘋,家暴或強暴。但酒醒後的他又變成那個好好男人,酒醉比清醒時多,他也必須靠抗躁鬱症藥物和安眠藥,當酒精和藥物和大量安眠藥都無法入睡時,女人就會有生命危險,只能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關在廁所打電話請朋友來家裡救,為了孩子始終撐著這段婚姻,不過兩年婚姻,就在抓姦在床中落幕了。


離婚後,獨立扶養孩子重新回到職場上班,很自然的結交異性朋友,也開始談戀愛,但只要對方沒有符合我心中期待,約定的事沒做到,約會遲到,我就會勃然大怒,甚至提出分手,而當對方無回應時,情緒接踵而來,無法接受對方真的會離開,幾段感情下來,我越來越不穩定,甚至小孩不符合期待時,我會對著他大罵:我討厭死你了恨死你了,甚至失控的打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狂揍他。像綠巨人浩克一樣,一情緒爆發,就會摧毀一切東西。某天冷靜下來,發現我根本就是我媽的翻版,眼看著小孩越來越沒安全感,眼看我正複製下一個我,我不要我的孩子跟我一樣,不希望長大跟我一樣痛苦,因為我是如此愛他。




極度沒有安全感,敏感,情緒多變,我時時刻刻都只想像橡皮糖黏住對方,對方沒有以我為優先考量就會動怒,甚至自殘,欣賞自己的傷疤,害怕被遺棄就先提分手,等真的分手後又忍不住發簡訊求回應,我困在情緒中,吞噬了自己。感情只要一潰堤,我的生活也就完全崩塌。




為了孩子和自己,我接受了高老師的治療,開始察覺常人不,我的自我存在感幾乎不存在,害怕孤獨和寂寞,需要從別人眼中反射出來自己的影像才確認自己存在,在感情中會不停的找事驗證對方是否愛我,我沒有興趣與嗜好,人生唯一寄託就是感情。




心理諮商是一趟自我追尋的旅程,讓我知道原來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如此深遠,我不知道原來我心裡住著一位小女孩,且是如此的重,至今都長大。我開始陪伴她,安慰她,開始跟她說話,開始自己陪伴自己。我以前覺得一個人看電影很恐怖,三十歲才開始自己看電影,原來其實沒有想像中可怕。試著一個人逛街、到誠品看書一個人吃飯,從嚐試、練習、懷疑、到享受,真的不容易,畢竟不穩定才是邊緣性人格最穩定的特質,就是要一遍又一遍的練習讓自己穩定。而當浩克即將出現時,會先自我分析後試著沉澱自己,雖然不會每次受用,但狀況慢慢地好轉中,最明顯的是我已不再打罵孩子。




希望所有跟我一樣為邊緣性人格所苦的人,希望都可以開始擁抱自己,陪伴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邊緣人格成因:




我的邊緣人格個案中,約有七成為中度,三成為重度,既為重度,其形成原因也會是重度,
母親氣憤的在父親面前拿了一塊大石往計程車正前方擋風玻璃砸...,家裡永遠髒亂不堪,而我也成為電視兒童,很少與家人有什麼說話和互動....
我不乖,就是體罰,黃色水管、衣架、棍子,任何身旁抓得到的東西都可以是武器,直到國中,手臂仍有一條條的瘀青上學
.....




判別邊緣人的格的中或重度,達DSM-IV九項中的五項為重度,我認為三項以上可判中度,我們再試著看本書第二篇所提,邊緣人格的五項形成因素:


A.0-3歲的嬰幼兒的照顧品質


B.3-12歲孤單的童年經驗


C童年的分離創傷經驗


D.
家庭的不良氣氛


E.
父或母為邊緣人格者


如為重度邊緣人格者,我的經驗是這五項會毫無例外的符合,中度則或多或少符合2-4項,因此心靈被過度踐踏與蹂躪,會導致心理創傷的更加嚴重,這位個案就成長於及其混亂的家庭中,長大後邊緣人格所引發連串的情緒,行為,思考的嚴重失控,幸好在往下跳的那一刻被救下來....


邊緣人格諮商過程:




自我覺知是邊緣人格心理諮商的重要目標之一,無法感受自我的存在,就會出現自我認同障礙,既然缺乏被愛的溫度,人就不能感受存在,我在諮商初期一起與個案感受那不堪的的童年往事,那無助,孤單的幼小靈魂,是如何在父母不當的管教中嚴重受創,當痛苦經歷能在諮商過程中獲得同理,就能找到宣洩出口,也能建立初期的信任關係。




接著我們一起檢視感情的處理態度,她越來越了解這一切並非她所造成,但自我覺察後,也須開始對未來生命負責,當務之急是應以更多理性處理感情問題,不能再像過往,只要有人陪伴,聽從指令就死心蹋地,或頤指氣使的依附或操控伴侶,諮商過程中,我前後見過她三位伴侶,直至目前,雖仍未確定情感走向,但已看到她能更成熟的處理對她而言及其困難的情感處理。




諮商後的結果:




每位個案在我心中都有不同的諮商目標,這位個案的另一目標是,我希望她要認清毆打,傷害孩子是萬萬不可的,幾乎每次都問他:最近會不會打孩子出氣?從初始,還會,企圖控制中,變得較少了,已不太會打了,且跟孩子的感情越來越好,這是我作心理諮商的最大成就感。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邊緣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該是最複雜且難理解的心理症狀之一,也是現代人最不能忽略的心理困擾,也許您會不以為然的說:憂鬱症才該是我們最關心的現代心理問題,沒錯!憂鬱症該是,但如果試著對照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IV),憂鬱症與邊緣人格的診斷標準,兩者相似度近八成,憂鬱症在近年的廣為關注下,已為大眾所通曉,然而長久以來躲在陰暗處的邊緣人格,相信除心理專業人員知道外,一般人所知有限,如果不知道此症的來龍去脈,就不會知道為何很多人面對孤單會痛苦難耐?為何談起戀愛來會像找到母親般的依附,黏人?為何平日看似溫和,在伴侶打算分手後,瞬間變為似惡魔般的恐怖情人?這些現象不都是我們經常接觸的''正常人''嗎?因此我認為邊緣人格該是現代人最該了解的心理症狀。



了解邊緣人格的捷徑是參考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IV)的九大診斷標準,在這九大標準背後,蘊藏著許多心理學專家為了這複雜難懂,且與其他心理病症有共病性(comorbidity),也就是在邊緣人格症狀下,同時可能出現憂鬱,焦慮等共病現象,為了深入釐清此症來由,我們除先以實務方式,解釋九大標準的歷史演化,也將在第二篇以理論方式,介紹從佛洛依德的潛意識發現以來,邊緣人格在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到依附關係的理論挹注下,讓我們了解人類在情感關係上的心理反應及其與邊緣人格的關係。



有關邊緣人格文獻中,最初的紀錄為瑞士醫師波耐(T.
Bonet
)

1684年觀察發現,在一般正常情況下,有病患出現極為不穩定的週期性情緒反應,接著於18841890年,精神科醫師休斯(C.
Hughes
)
及羅斯(J.
Rosse
)
皆附和以上描述,形容此症為"邊緣性精神錯亂".(borderline
insanity
)
,精神醫學之父克雷普林(E.
Kraepelin)
1921年證實''過激人格''(excitable
personality
)
,當時克氏對此人格的描述已與當今所認知的邊緣人格頗為相近。數年後,精神分析師瑞奇(W.Reich)1925年出版''衝動性格''(The
Impulsive Character)
一書,發現此性格同時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且能相安無事的並存。



直到1938年,"邊緣人格"一詞才由史登(A.Stern)首先提出,他形容這是個難於治療,介於精神官能症與精神病neurosis
and psychosis
)之情緒性病症,因此取名為邊緣(borderline)人格。1942年,杜契(H.
Deutsch)
提出有些患者為了克服孤獨感,會前後判若兩人的在不同場合,或人與事,突然改變情與態度,來處理內在的分離焦慮困擾,她形容這樣的人格特質者為彷拂人格(as-if
personality)
。當參照九大診斷標準的第九項:會出現片刻與壓力有關的妄想或解離現象.我們知道有些極度壓抑的邊緣人格者會出現多重人格及解離失神現象,杜契的解讀已接近多重人格的症狀。



二次大戰後,大家對這謎樣的心理病症仍無法勾勒出清楚輪廓,然而曙光似乎在196768年開始呈現,1967肯伯格(O.Kernberg)發表''邊緣人格組織''(BPO)論文,他提出三大此人格特點,與DSM診斷標準有直接關係的是''自我認同障礙(identity
diffusion)
由於肯氏為邊緣人格理論的核心人物,我們將在第二篇以專文詳述。1968年葛林克(R.Grinker)帶領一研究團隊,針對五十位病患,提出邊緣人格的研究報告,這不僅為首次較大規模的實證研究,對日後此症的診斷標準也具決定性影響,葛氏提出四項此症的亞型症狀,前三項分別為一,瀕臨精神失常重症患者,二,似精神官能症的輕度患者,三,像杜契所說的'彷拂人格''族群,較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四,''核心''邊緣族群(the
“core” borderline
group.
)
,他發現患者有孤單,情緒不穩,自我意識不足,及人際關係的互動困擾。此''四核心''診斷描述,後來分別被DSM視為重要參考依據。1968年的另件大事為,DSM-II出版,對邊緣人格的描述仍模糊不清,仍圍繞在精神疾病層次打轉,最常被提到的名稱為隱姓精神分裂(latent
schizophrenia)
等。



1975年,岡德森與辛格Gunderson
and
Singer
發表六項針對邊緣人格患者的診斷標準,除第三,五項外,其餘四項皆DSM-IV列入主要依據可見當年此六項標準的重要性。此六項標準分別為



1.伴隨憂鬱或敵意的強烈情緒



2.由於過往的衝動行事,經常出現自我傷害行為



3.因自我認同問題,導
致 社會適應困擾



4.
非 預 期情況下,因情感問題情緒失控而出現短暫的精神症狀



5.在非結構性的心理測驗(編按:像羅夏克墨跡測驗)中出現失神或退化反應



6.在不致依賴及過度依賴中迅速擺盪,形成不穩定的情感關係



史匹澤與同事們(Spitzer
et al)
1979年根據岡德森與柯柏(Gunderson
and Kolb)
1978年所作的研究報告,加上肯伯格的''自我認同障礙'',以及葛林克所提出的四項邊緣人格亞型症狀描述,綜合各方意見後,終於在1980年的DSM-
III
標示出邊緣人格的八大診斷標準,而後在1987年出版修訂版,首次提到邊緣人格者有被遺棄(abandonment)的內在恐懼,最後在1994年出版DSM-IV,最受矚目的第九項:因過度壓抑而出現短暫的妄想或嚴重解離症狀,被正式列入。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發表"夢的解析":




為何這本’’夢的解析’’與邊緣人格理論有關?因為佛氏曾說’’夢的詮釋是通往理解潛意識的大道’’,夢既是潛意識一環,三歲前大多數人不會有清楚記憶,也正是潛意識時期,過往心理學理論甚少著墨於嬰幼兒期對人類心靈影響,自從佛洛依德論述潛意識後,才有他所謂的’’人類的早期經驗能決定其一生’’的曠世理論出現。




所有心理學理論涉及潛意識都變得複雜難懂,邊緣人格就與潛意識息息相關,
因為涉及嬰幼兒期是否受到父母良好照護,從心理學史來看1900年心理學宗師佛洛伊德發表"夢的解析"一書,正式宣告潛意識踏上心理學舞台,也為邊緣人格論奠定發展基礎




我們需解釋這潛意識偉大理論前因後果如何產生,才能深入了解潛意識與邊緣人格的關聯。




佛洛依德在1886年開始執業,早年的臨床經驗經常圍繞於精神官能症,神經衰弱與歇斯底里三大症狀,期間曾嘗試各種心理治療方法,其中之一為催眠療法,經過反覆試驗後,成效不彰,最後不得不放棄此療法,然而催眠卻是潛意識的路徑之一(如果夢是大道),對日後的潛意識理論該有所影響。




對人的憂鬱,焦慮(當初的精神官能症及神經衰弱)有長期的臨床經驗後,佛氏於1895年與布洛爾(Josef
Breuer)
共同發表”歇斯底里研究’’一書,該年也同時發生件大事,佛洛依德於724日清晨記下所謂’’艾爾瑪的注射之夢’’(The
dream of Irma’s
injection
,清楚描述自己夢中情結,大意為:他為一位叫’’艾爾瑪’’的少婦看診,經治療後未見成效,患者有些質疑治療方式,佛氏略顯不悅,對方接著提出喉嚨,腹部不適,旁邊同事為其檢查後,夢中出現的幾位醫師懷疑
為感染引起…..,這項鉅細靡遺的夢中記錄,事後佛氏自認是夢的解析重大突破,甚至在給好友弗里士(Wilhelm
Fliess
信中提到:你能想像有天在這屋前(作夢處),豎立一座大理石碑刻著---1895724日於此地,佛洛依德博士開啟人類夢的奧祕….。我們無從得知朋友看了此信後的反應為何?多數人該會覺得太自我膨脹,自以為是吧!然而,百年後回顧當初佛氏的膨湃之語,似乎並不為過,經過後來潛意識的持續發展,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該理論對人類內在心靈有此驚人貢獻。





此世紀大夢在佛氏死後,從他與弗里士私人信函中被發現,有位叫Emma
Eckstein
27歲少婦在該年3月曾因鼻病前來尋求治療,佛氏初步判斷為歇斯底里性的鼻出血,但仍商請遠在德國柏林的耳鼻喉科醫師好友弗里士前來會診,經手術治療後,病情更為惡化,最後竟發現患者傷口內存有紗布,此嚴重醫療疏失曾造成佛洛依德極大困擾,也因此在四個月後有了此夢,印證中國人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1895年記錄’’艾爾瑪的注射之夢’’至1900年出版’’夢的解析’’間的五年,佛氏浸淫於夢與潛意識理論中,由於自身有歇斯底里和強迫症特質,他發現當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無法面對的困擾或出現企圖逃避心理,便可能將這些不被允許的念頭壓抑(suppression)至潛意識中,稱為潛抑(repression),他認為夢就像症狀,是內在衝突的具體表徵,在仔細檢視自我夢裡素材後,曾說:自己就像扮演自己最重要的病人。





從潛意識理論中,佛氏認為:將儲存於潛意識中的心靈垃圾加以詮釋,變為正常意識,就能改善心理症狀…..。他也說:很多患者苦於早年經驗的痛苦記憶,如果將其挖掘檢視,所有症狀都會回到6歲前所發生的創傷事件…..


 


佛氏在1923年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三大人格結構理論,以說明意識與潛意識的相互關係,其中本我(id)潛藏在潛意識層面,它代表一個人的原始的驅力,如飢餓、性等,所依循的是享樂原則,嬰兒三歲前正處於本我期,本能需求除需母奶餵飽外,也縱情的期待母親充分的關愛與陪伴,否則會大哭回應,不斷以哭啼聲提醒照顧者要隨侍在側,如仍被忽視此本能需求,就可能形成所謂早年期創傷性痛苦經驗。




佛氏曾說:孩童早就對父母有性衝動,由於此意念不被接受,因此被推到意識外而形成潛抑….,他多半的性理論已被日後心理學者推翻,雖無損於這位心理學先驅的崇高地位,幸好這有些荒誕的性理論被日後傳承精神分析論的客體關係論加以修改,就嬰幼兒期的心理發展,目前學術界較能接受馬勒(Margaret
Mahler
)提出,在與母親建立和諧的共生關係後的分離-個體化理
論(separation
-
individuation
),儘管如此,沒有佛洛依德從催眠,夢的解析,潛意識到人格結構等原創理論出現,就不可能出現影響日後對嬰幼兒心理如此刻劃入微的客體關係理論,此理論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嚴重困擾現代人的心理疾病---憂鬱症與邊緣人格。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