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吉斯心理諮商所網站 www.rogersc.com

以DSM-IV九項診斷標準判別是否符合五項以上,是我們慣以評斷邊緣人格的普遍依據,為率先掌握心理狀況,心理諮商時,我習慣先請個案填憂鬱,焦慮症檢測,自2010年發現憂鬱症患者有6,7成以上同時罹患邊緣人格後,開始在測驗中加入此人格測試,經過近三年來數百位測試結果,我認為邊緣人格該有中,重度之分,僅以五項標準判別此症,無法客觀呈現此人格的多樣性,對那些符合中度診斷標準,經常陷於感情困擾的個案,醫療人員卻未能加以確切診斷,導向更優質照護,是極大遺憾與缺失。


我的建議是:


1. 加入”嚴重,普通,不會”三標準向度:除維持五項以上診斷標準外,如在九項邊緣人格測驗中,加入”嚴重,普通,不會”三標準向度(而非是或否符合),較能測出中與重度邊緣人格。請參考以下我為個案心理諮商時所使用的三項心理測驗。


三年來使用此測驗的主要心得為:



A. 如以評分標準,嚴重2分,普通1分,不會0分,各項10題中,15分以上為重度,10-15分為中度,5-10分為輕度,5分以下為健康而論,介於10-15的中度邊緣人格個案雖未達傳統所認可的診斷標準,但這群被忽略,經常被歸類於輕度憂鬱症(dysthymic disorder)的中度邊緣人格者,該是他們得到該有的醫療照顧了。



B. 被評斷為15分以上的憂鬱症患者,也通常在邊緣人格評分上達15分以上,依此類推,也反應在中度憂鬱及邊緣人格上。



C. 約有兩成左右中度以上的邊緣人格者,同時罹患恐慌症;約有三成左右壓抑型的重度邊緣人格者,同時有解離或多重人格的困擾。



2.僅憑我個人的心理測驗內容(八成以上根據DSM-IV編),並不周延,另一判別重度或中度的方式為:



A.個案是否確曾有自殺或傷人行為,包括經常出現的警告性自殺與自殘行為,相對而言,中度邊緣人格者可能有自殺,自傷意念,但不會出現相關行為。



B個案是否因情感困擾,分離焦慮而不斷藉酒精,藥物等物質濫用,逃避空虛與孤獨;中度個案可能過度飲食,購物,開快車紓壓,但不會沈溺於酒精,藥物。



C.重度患者通常拒絕或因各種因素逃避就醫;中度個案則積極尋求醫療或心理諮商改善情感,情緒困擾。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一位大1新鮮人 最近我的心情常常起伏不定(應該說這種情形維持好幾年了)於是我便上網做了憂鬱症心理檢測 有好幾項結果都顯示了中度或重度 其實我了解這種問題已不是三言兩語可解決的 但是我仍希望先留言給您 我幾乎是被祖父母帶大的 父母在我小學5年級時離異 因為是家中的長子 從小被長輩灌輸"大姐就是要做好榜樣"於是我從國小時就要求自己在任何事情上都要力求表現 在課業上我一直不希望輸給別人 自己及家人都給了本身不少的壓力 因為在課業上戰戰兢兢 以至於我把同學都視為敵人 導致我在人際關係上一直都不是很好 原以為這種情形會隨著時間改善 但似乎愈來愈惡化了 在社群網站上 我認識了很多系上的同學 剛開始我跟大家聊的很開心 有一天 一個人出現了 他也跟大家談的很來 以至於我完全無法加入話題 我感覺自己就像在半路中被丟下的孩子 重要的東西被搶走似的 原以為自己在大家心中有一定的份量 結果不然 回想一路上 我在團體中總是只想尋求一個伴 剛開始雖然會成功 但是當"伴"開始有了新朋友時 我就會很悲傷 失落感難以言喻 而且會很難再融入其他團體中 所以從以前到現在我總是沒有幾個朋友 我很不喜歡碰觸高中以前的回憶 小學及國中曾被排擠 外加雙親離異的關係 我對自己很沒信心 總擔心得罪別人 總害怕被討厭 到頭來患得患失 卻也沒有比較改善 希望我還有救...
 
羅吉斯心理諮商所2012/09/12 10:36回覆

憂鬱症分兩種不同特質,一是單純因各種因素心情低落,另一是伴隨邊緣人格的憂鬱症,你屬第二,因為你1.幾乎是被祖父母帶大的 父母在我小學5年級時離異,這表示你的童年經驗沒受到良好照顧,情感上易受分離焦慮所困2.把同學都視為敵人 導致我在人際關係上一直都不是很好,邊緣人格者通常會因缺乏母愛,長大後會不時補償此內在缺乏而過度依附他人,或產生極端思考,因此經常有人際困擾3.我感覺自己就像在半路中被丟下的孩子 重要的東西被搶走似的,在人際關係中經常有被遺棄的感覺,那是因過去嬰幼兒時期不被安全照顧後的後續心理反應4.在團體中總是只想尋求一個伴 剛開始雖然會成功 但是當"伴"開始有了新朋友時 我就會很悲傷,缺乏母愛的邊緣人格者,長大後會不時尋求如同母親般的依附關係,這種關係一旦結束(被遺棄)當然會非常痛苦,悲傷


你說不想碰觸高中以前的回憶,這代表高中以前的記憶不堪回首,都被你灌壓到潛意識去了,心理諮商能協助你改善這些不良記憶,幫助你提高信心。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恨分明,重情重義:因缺乏母愛,邊緣人格者對周遭所給予的愛特別珍惜,尤其當彼此有了依附關係後,他們會以身相許,以生命相交雖是邊緣人格者的戀愛態度,但因此受到傷害,也可能以生命相抵。


 




情傷後有報復心理:邊緣人格者的中心思想是:你給他一分,他會還你三分,但你負了他,他會加倍奉還。此人格者認為自己對戀愛態度是如此認真,對方卻選擇分手,欲置自己於死地(被遺棄後因痛苦而自傷,輕生),就可能展開報復,報復時通常不會同理對方的分手訴求可能是自己過激所造成。




 




邊緣人格者會相互吸引:此人格者都害怕孤單,都盼望真心熱忱者的陪伴,也都有段被感情傷害的經驗(可能是父母或伴侶),因此他們的磁場相近,一旦嗅出彼此對感情有相似反應就陷入熱戀,然而抱著破碎心靈,兩人的情感潛意識內都嗷嗷待哺,如此不顧一切的愛,雙方都無法善待對方,通常會悲劇收場。




 




抗拒團體活動:邊緣人格者亟需他人關懷,只有才能關懷,團體不易感受被強烈關懷,因此他們在校或團體不會主動接觸群體,卻會針對有緣的個體釋出善意,進而發展深厚(依附)情誼。




 




熱衷特定團體:邊緣人格者雖不參加一般團體,有些人卻對特定團體異常投入,尤其能帶來強力情感凝聚的各式團體,例如能潛心投入的宗教團體,青少年餐風露宿追星的偶像團體,或是利用人們心靈空虛,騙財騙色的歛財團體,這象徵此人格者在缺乏關愛下,尋求能帶來身心平衡的團體加以依附。




 




經常出現雙重關係:邊緣人格者談戀愛時,會以依附關係為本,所謂依附關係是除情侶關係外,也包含母子(女)關係,既多了層親子關係,下意識就希望伴侶該像母親般呵護,然而狂風暴雨的熱戀會不時吵架(甚至打架),冷戰,互相傷害,於此同時,部分邊緣人格者似乎無法忍受短暫的孤寂,備胎式情人便可能出現,這些人通常理性,甘願居於備胎角色,由於彼此感情磁場不同,缺乏激情火花的互動像喝白開水般,當再尋得激情對手(依附情人),便可能放棄正常戀情。







缺乏同理能力:缺乏同理心等同於沒有愛心,但缺乏同理能力則因未獲足夠母愛才不易具此人際互動利器,個案經過有效心理諮商,能改善缺乏同理能力問題,進而改變人際與情感處理方式。




 




一般人的戀愛模式為個性不和,緣份不夠就分手,再自然不過的戀愛觀對邊緣人格者而言就大異其趣,他們無法理解彼此既然相愛為何分手(想分手就是企圖遺棄)?既然彼此承諾,結婚,甚至有了孩子為何想離婚(想離婚就是違背誓言)?既曾海誓山盟,為何會外遇,接納小三(外遇就是背叛)?當這些缺乏客觀判讀的愛情價值與一般人嚴重落差後,懷疑,背叛,仇恨等情緒就在心中盤旋,接下來不斷的情感撕裂與創傷就可能上演。




 




以分手為爭吵工具:邊緣人格者過往被愛得不足後,內心潛藏的怒氣與敵意,經常會在找到依附對象後充分顯現,與伴侶衝突的導火線之一是總期待對方能經常陪伴,期待不如預期後,就可能口角,衝突,或冷戰,待衝突達無法忍受境地後,就可能祭出分手絕招,其實這是個案內心害怕離異的反向訴求,然而個案如此玉石俱焚的激烈訴求可能真的帶來無可挽回的分手遺憾。




 




慣以冷戰處理衝突:我有位個案在臉書中形容她自己, 我常覺得自己是流浪狗,帶著滿身的傷,遇到下一個可能的主人,我還是滿身怒氣….”,這樣的怒氣通常自己無法察覺,卻經常在與依附對象互動時讓對方像驚弓之鳥般動輒得咎,當衝突逐漸增加,伴侶可能選擇忍耐,逃避,不作任何回應以避免衝突,這通常更激怒痛恨沒有回應的邊緣人格者,冷戰就可能在此氛圍下不斷上演。


 



初識會過度熱情:




過度敏感




工作時,易情緒失控




分手後會流連現場




嚴拒示好,內心卻希望伴侶回頭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產後憂鬱的母親來函,以下為問答內容:


我是一位新手媽媽,有一個六個月大的可愛兒子。


目前是請育嬰假半年,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小孩


坐月子的時候,因在公婆家適應不良,導致壓力過大,至今都難以釋懷。


主要是觀念和教養的不同,讓我嚴重失眠和不滿。


因壓力過大導致母乳分泌不足,約產後兩個月後慢慢就退奶,更讓我身心受創。


一開始坐月子我自己是希望能去坐月子中心做,先生也尊重我的選擇表示贊成,


但公婆希望能親自幫我坐月子,公公更是很花心思親自飼養有機的雞,


在我懷孕時滴雞精幫我補胎,買補品給我吃。


其實公婆真的是很好的人,也對我很好。在這種情況下讓我更難開口說要去坐月子中心。


後來鼓起勇氣跟婆婆提去坐月子中心的事,婆婆當然是表不贊同。


先生的立場是還是看我自己的決定,他會尊重。


而我在現實考量下,還是選擇到婆家坐月子,即使心理百般不願意。


會希望去坐月子中心的原因是考量可以充分休息,環境比較舒服。


公婆則是認為我身體太差 ,他們要幫我調理身體。認為坐月子中心不可能調好身體。



唯坐月子期間,婆婆因一邊還要做生意,所以僅能幫我張羅三餐,顧小孩還是我自己顧為主


有時候用餐時間到也是趕鴨子上架,婆婆快速煮好因為他要做生意....我睡眠不足但還是得起來照時吃


我有嚴重的偏食,內臟類的東西和綠色蔬菜和腥味較重的魚類比較不敢吃,所以月子餐我是吃的戰戰兢兢的。


而婆婆習慣煮大份量的餐點,讓本身偏食和腸胃不好的我更倍感壓力。


於是在坐月子期間,我腸胃不適拉肚子一個多禮拜,睡眠不足又頭痛,


過新年訪客接二連三來訪又加上是寒冷的天氣,也讓我感冒。


可以說是狀況不斷的坐月子,終於情緒受不了哭了好幾次,還有很多關於小孩教養的事....


比如餵母奶應多抱小孩多餵小孩,婆婆一進來就會說:好了~不要抱太久~他會被寵壞...


不然就是說:他真的有在吸奶嗎?然後還擔心嬰兒會認人,不希望我抱太久


在加上公婆家客廳是家庭理髮做生意的地方,房間就在旁邊,對聲音敏感怕吵的我,完全無法好好休息。


但公婆有時候會有意無意的說,就是要讓小孩在這樣的環境長大,以後才不會怕吵。影射我的怕吵。


種種細節讓我非常痛苦。


後來終於受不了,坐滿一個月後就立刻搬回家住,


我們就住在公婆家附近,房子是公公的,他們常常會來看小孩。


婆婆因為做生意的關係,來看小孩都蠻晚了,大概晚上九點左右才過來


有時候我會蠻焦慮的,焦慮於太晚過來看小孩,這樣對小孩的作息不好調整


婆婆一看到小孩就一直抱在懷裡,我就想起奇怪坐月子的時候不是說不要一直抱著嗎?


難道只是為了不希望小孩會認媽媽,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


其他還有許多我不希望給小孩吃奶嘴...公公希望吃到兩三歲....


還有我覺得吸手指沒關係... 婆婆一來看到就打掉小孩的手說髒髒不要吸


(覺得髒...但他們來之前都不洗手就抱小孩玩小孩的手)


很多瑣事的不合.... 都讓我很氣憤和難過....
常常心情不好就想到坐月子的事....往往難過一哭就是十幾個鐘頭...
有時候兩三天就這樣斷斷續續的哭.... 有時候維持一兩個禮拜....
慢慢的最近開始睡不著覺....
睡不著開始胡思亂想又哭了起來.... 隔天還是要正常時間起來照顧小孩.... 因精神不濟又導致心情不佳...
一直惡性循環
有時候會想到是不是不結婚就沒事了... 或者沒有小孩就一切都不會這麼痛苦....


有時候會有一些奇怪的想法... 比如切菜的時候... 這把刀要小心擺好... 刺到小孩就不妙了... 讓我有點毛毛的


因先生工作性質的關係,常常需要加班到很晚,都是我獨自照顧小孩比較多~有時候假日先生可以分擔照顧


跟公婆因為觀念分歧,開始有一些嫌隙。所以慢慢他們也不會那麼常過來,一個禮拜過來一次左右


可能是常常悶在家裡獨自照顧小孩,開始讓我變得焦慮和壓力越來越大.... 失眠和情緒不穩也越來越嚴重


這些問題我也找我先生討論過好幾回,其實我公婆非常想要幫我們帶小孩,


而我則是很不放心將小孩交給他們照顧,畢竟公公雖然退休但常常會回南部顧他自己的果園,婆婆則是一邊要做生意只能張羅三餐給小孩吃。


先生的姐姐是單親媽媽,因為做生意的關係。兩個女兒一個四年級一個六年級也是幾乎一天24小時給婆婆照顧,


因公婆教育程度不高,無法教小孩做功課。所以兩個女兒下課就往安親班送,


在加上做生意的關係,休閒娛樂就是看電視,那兩個女兒也養成看電視的習慣,不然就是玩IPAD。



我真的很焦慮我的小孩是要在這樣的環境長大,所以想盡辦法想自己帶小孩。


跟先生的討論結果是等到我育嬰假結束,換他離職帶小孩帶個半年一年,我在回來接棒。


我是一個喜歡事事細節都規劃準備周詳的人,


而夫家那邊的做事方式是比較隨性不拘小節,他們會覺得我凡事過度緊張。


公公是一個蠻強勢的人,但他對人很好,前提是你要完全認同接受他對你的好,不然他會翻臉不認人。


婆婆相較就是一個軟性很多的人,觀念也是偏傳統,但相較起來還是可以溝通的。


前些日子因教養的觀念跟公公起了點爭執,公公甚至放話說他以後要把這間房子賣掉,讓我們自生自滅。


我開始崩潰於我今天又不是覬覦這個房子,還有難道沒錢就要這樣被人糟蹋嗎(沒錢的原因又讓我想起娘家的事)


為何生小孩是多麼喜悅的事情,卻完全開心不起來


因爭執的關係讓我情緒失控一個多禮拜... 先生也建議我應該放個假... 出去散散心或者去看個醫生...



這間房子是在我們結婚前,公公就要我先住進去了,說這樣我在外面租房子不如先過來住可以省房租。


當時娘家裡發生一些事情,情緒也很不穩定,當時的我也處於失業,沒有多想就先搬進來住,


住了一陣子當然公公就開始催婚,我跟先生在一起蠻久的雖然常起爭執但感情還算穩定,就這樣結婚了。


有時候會想著... 當初如果沒結婚會如何....



娘家,也就是我爸媽,在我結婚一年前,也就是2009年間


家裡發生蠻嚴重的事情


我媽欠了大筆卡債, 因為賭博的關係,所以房子必須賣掉


我當時已上來台北生活好幾年,對我的生活影響沒那麼立即



影響都是心理層面的,長久以來我非常依賴我父母親的情感


應該說我都是很相信他們的,認為他們是很好的父母親


導致我還蠻相信別人說的話,有時候認真到有點過頭


所以當我察覺別人是在騙我的時候,我非常不能接受


為此我也常常情緒不佳,也是一哭就是好幾個鐘頭


因母親欠卡債的事情,還有其實她一直對我們全家謊言連篇和挑撥離間


讓我打擊非常大,沒想到我心目中的母親,其實是這樣子的人,


我一直很相信父母親,沒想到他們竟然是這樣子的人


父親因為母親的這件事,情緒打擊太大,身體也出了狀況,一連患了兩次癌症


後來身體慢慢復原,卻可以選擇原諒我母親


有時候一些行為,會讓我懷疑其實卡債其實是編出來的故事


其實家裡的事情是父母親聯手搞出來的


一個拌白臉一個扮黑臉,用意是希望小孩子能不要背棄他們



直到今天過了三年,我們小孩子還有親戚


沒有人知道到底父母親發生過什麼事


錢到底花去哪裡 賭博賭了什麼


因為我父母親是專業級的騙子


編謊話都可以臉不紅氣不喘


導致原本很相信別人的我,現在無法在相信任何人


即使公婆坐月子多辦也是為我好


但我總會聯想到,他們是要搶走我的孩子


即使現在發生坐月子的事情和公婆家的爭執,情緒不愉快哭著哭著


都會想起娘家的事情,於是全部加總起來,更是哭到不可收拾


慢慢的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勁,或者把情緒抒發在整理東西上


認為把家裡環境整理好,事情就會順很多


情況比較嚴重的時候,也有想過如果不活了應該一切就不會那麼痛苦


但沒有實際去做過,也許怕死吧~哈



關於整理環境,或多或少也是受我父母親影響,


父母親也是有潔癖習慣將家裡整理乾淨的人


我後來發揮到有點極致,心情不好就會花時間在整理環境上


因先生做事比較隨性,所以常常會為了家裡環境或是什麼東西沒有歸位在哪邊而和他起爭執



小時候我猜是"走路"的關係,我們一直在搬家,在上小學之前搬了十幾次家


只是原因到底是什麼,父母親從來不跟我們說


只能從親戚口中略知一二


我兩歲半就被扔去托兒所,因雙胞胎弟妹的出生,母親無法照顧那麼多小孩。


小時候常被爸爸打,罰跪,然後哭泣


父母親的情緒也比較暴躁,導致我的情緒也蠻暴躁的,騎摩托車遇到不守規局的人會直接開罵。


遇到事情常常情緒反應就是生氣,然後哭泣。一連哭了好久好久,哭著常常一樣的細節又拿出來回想,又一直哭泣


 


您好:


真正的愛是給對方自由,尊重對方意願,且是無條件的,你公婆給的是真愛嗎?你明知道到月子中心較舒適,較能調理身體,卻仍在壓力下屈服,這就是產後憂鬱的主因之一,為何有很多父母慣於操控與子女的關係?該付出愛時不給,從婆婆要你別多抱孩子,任他哭久就習慣了,待抱不到孩子,又三不五時緊抱不放的行為來看,不該過度溺愛時,又過度給予,孩子長大後對父母的反應就極為矛盾,不是過度依附,就是暴躁抗拒,當孩子欲獨立自主,脫離過度依附魔咒時,有些父母會使出遺產繼承權等殺手鐗,這時就是考驗你是否屈服於物慾或成為自由人的關鍵時刻。


我特別注意妳先生在夾縫中的應對,他支持妳一切決定,表面上沒錯,但他該知道你到月子中心才真能達到休養目的,曾為妳據理力爭過嗎?相信他不敢,因為清楚自己父母的底線,一旦冒犯將面臨另一場家庭革命,公婆的強勢通常會教育出怯戰,逃避現實的孩子,因為父母可能失控,或背負不孝罪名,甚至斷絕關係或遺產,既然不敢,妳就得單兵作戰,這是你產後憂鬱的另一主因。


女性婚後如慘遭不幸,娘家該扮演避風港角色,如娘家本身就是風暴中心,有些女性當初結婚目的就是想逃離原生家庭,這樣的成長背景通常會帶來延續性的問題婚姻,妳的父母或先生似乎無法在婆媳問題中提供太大助力,請你自己要拿出勇氣面對一切困難,為了孩子有健康媽媽的呵護,除了自己堅強面對,別無他途。


該如何面對呢?


1.想改變憂鬱就須先讓自己保持身心健康與活力,根據我多年諮商經驗,要求個案每天戶外半小時流汗運動,效果奇佳,且需永遠維持運動習慣,否則憂鬱症將復發。


2.以大中小原則與公婆應對,勿再因小事(瑣事)怨懟公婆,那會減損妳內心正向能量;如是中事,盡可能禮貌溝通,或請先生出面溝通,如溝通無效就請放下,因妳已對自我交代,憂鬱症的另一發生原因是逃避,壓抑,懦弱後,無法對自我交代的結果;如攸關今天不做,明天定後悔的大事,請拿出勇氣堅持,甚至不惜革命都該為孩子,家庭與自我幸福而抗爭。


3.我雖為男性,卻服膺女性主義,請先網路搜尋何謂女性主意?如何實踐女性主義?西方的女性主義能為妳釐清女性脆弱的盲點,帶來無比信心,是打擊大男人主義與惡公婆(或惡媳婦)的利器。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記憶以來,外婆家就是我家。 與外婆同進出,同睡一張床,我就像外婆的影子般, 生命繞著外婆轉。 她出外打麻將總帶著我,我的玩伴就是自己。 穿梭在外婆各個朋友的家就像是我的遊戲場。 對外婆的依附使得我異常抗拒上幼稚園,
曾因懼學要外婆在校陪讀半年才適應了環境。 當時外婆是我的世界,我的唯一。 為何沒與媽媽同住 ?  媽的兩難我懂。 身為職業婦女,不得不將我託給外婆照顧, 這是她當時最放心的決定。
快上大班時我才回到自己家, 開始適應與爸媽生活。 起初每回到外婆家我總是淚眼婆娑, 小小的我似乎有訴不盡的委屈要說給外婆聽, 與她分開時又難捨到似乎不會再見一般。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孩的忘性是快的。 我很快在自己的家中開始建立新的歸屬感。




 




爸媽不是不愛我,我小時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小姐, 回家總有奶奶的熱飯等著我們。
但我不知為何總有淡淡的疏離。 小學五六年級就渴望交異性朋友。 小朋友的甜蜜約會在西門町看電影、吃冰外加謝謝魷魚羹,這種純粹、初榨、沒有加工的酸甜滋味彌補了我需要的親密。
國中三年我的回憶就只能用”聯考”二字帶過。 畢業後,我開始了高中女校的住校生活。 經過與外婆的分離糾葛, 團體生活對我來說再也沒有小時候的不適應,似乎已免疫了。
求學期有長達七年的住校經歷, 這些生活也讓我提早習慣了獨立自住。 也因此,父母用他們的方式愛我,但我們很少、幾乎沒有多少機會能溝通心裡的話。 我想說的話、我的挫折、我的情緒都放在心裡自己消化。




 




畢業後順利進入職場, 幾年的職場生涯下來, 增加了自己交友的寬度及廣度。
在轉換幾個不同異性朋友的當下,我從某個對象身上找到了自己從小到大渴望追求但都不曾擁有過的熟悉、親密及歸屬感。 “他”喚起了我幼年時許多模糊的需求, 甚至他身上的熟悉味道都化身成了幼時安撫我睡覺的小毯子
。 聞到他的味道,我就會感到放鬆、安心。 一次在香港機場的分離,出境後的我面對隔在外面仰頭揮手的他竟然頓時潸然淚下到無法自己。 幾度的轉頭回首,他依然站在原地目送等我的背影離去。
只是台灣、香港的ㄧ小時飛行里程我不知自己當時為何失控至此。 
我與此對象交往了近十七年, 這當中他超越了多重角色,他已是我生命中的印記, 也是我人生中不會磨滅的經歷。 他極度的呵護、疼惜我,鼓勵我做自己、
當我情緒的出口及幸福的來源。 他是引領我社會化過程中的教練, 也是讓我從各種不同角度看事情的帶領者。 如果說人一生當中有所謂靈魂伴侶,頂多也不過如此了。 這段情感有多甜蜜就有多苦澀,
原因是我處於擁擠的三角關係中。 曾嘗試了結,試著走出去尋找真正完全屬於我的感情。 但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我尚未完全開花結果的新戀情就嘎然而止, 心碎的我持續了對他的依附,他再度彌補我心中情傷。
至此彼此都認為會走下去的承諾是默契,也是共識。 但是後來幾年中,我一次次極端又憤怒的衝突消磨殆盡了彼此的承諾。 三年前的某天, 他靜悄悄的將屬於我家的鑰匙放在我的玄關桌上取代了他難以說出口的道別。
而在心情極度低潮及自我封閉,埋首於工作一年多後, 被診斷罹患初期乳癌。雙重衝擊下,不得不開始正視自己這三年來一直走不出的分離焦慮。




 




在一次極度低落的中午休息時, 我上網看到了 高 老師的部落格及封面文章 (邊緣人格心理分析)。 這當中有我相當熟悉的片段經驗, 似乎在針對我分析一般。 我驚覺到自己的問題是需要諮商的,於是我求助於心理諮商。 經過數次的對談,我理解了許多自己莫名其妙的複雜情緒。
當時為什麼會如此反應激烈 ? 為何如此身陷長時間的不正常感情而無法自拔
? 
透過深層回憶,好像將自己的人生重新走過一回。過往對某些關鍵時刻的決定始終迷惘,諮商後終於豁然開朗。
同時我也在 高 老師的鼓勵下與母親深談,解開我心中沉重心結,
向母親坦承自己過去的感情。 回首過往,對於走過的一切我珍惜曾經擁有。 對於目前的一切我釋懷且了然於心。 我準備再度往前走。 生命就是一趟不可逆的旅程。 累了,我們可以休息,停頓之後再出發,
前面是沙漠或綠洲唯有你走到才能經歷。 人生; 儘管放膽走就對了 !


 


個案分析:


1,邊緣人格的形成:
如果我們試著量化三種現代主要育嬰者的品質,
父母:出生後與父母住,尤其母親親自帶孩子,分數粗估約80。
(外)祖父母:由於非親生,但仍是親人,分數約在60。
保母:受託對象純商業利益,但憑良心受託,分數約在40。
試問你自己,帶她人孩子,可能視如己出嗎?如果連你都辦不到,他人怎會悉心呵護您的孩子,他們的責任除了餵飽及安全考量外,不會像母親一般愛您的孩子的?既然如此,為何仍有很多父母願將自己骨肉冒險託人帶?
A.很多父母至今渾然不知孩子託人帶跟自己帶有何太大差別。
B.託人帶能月省1-2萬左右。此理由該佔最大宗。
C.多數母親都託人帶,從眾效應下,就很少有人辭職在家帶孩子。
 
這位個案由外婆帶,他仍記得上幼稚園時有長達半年的分離焦慮,需外婆陪讀才能適應,直到回父母處仍須面對離開外婆的煎熬,很多託人帶的孩子如此經常經歷與依附對象異常分離,內心所產生的不安感,是邊緣人格的雛形。
 
2.邊緣人格的狀況:
這位個案小學5,6年級就交異性朋友的早熟,透露幼小心靈欲藉著與小伴侶互動排解孤寂,也顯示幼時個案家庭的欠缺溫暖,接下來長達7年的住校,與家庭連結更是疏離,因此個案說:我想說的話、我的挫折、我的情緒都放在心裡自己消化....,當心中積存許多酸楚無處宣洩後,感情表達就可能出現各種問題。
 
職場中認識已婚的年長主管具備內心長久以來欠缺父愛的特質,這樣的心靈填補讓她陷入煎熬,邊緣人格者的最大罩門是因害怕空虛所面對的感情脆弱,如有人能像母親般,讓她有被愛及克服心靈深處的寂寞,多數人無法顧及被人指摘的"小三"罪名,甚至明知保守的父母嚴拒女兒有此作為,個案仍毅然與對方苦戀了17年,然而邊緣人格特別無法與人共享愛侶的特質,終因情緒時時被分離焦慮所困,長久的情緒吵鬧終將分手。我曾與個案討論,如果成長於溫暖健全家庭,沒有邊緣人格的情感困擾,當初會陷入三角關係嗎?
 
3.邊緣人格的諮商:
首回諮商會先請個案作憂鬱,邊緣人格,及焦慮症的簡易測驗,一旦確認為邊緣人格,我會強力建議每天作一小時的室外運動,記得這位個案的第一反應是平日工作實在太忙,回到家都7,8點了,拖著疲累身體,加上根本沒運動習慣,這種建議無法配合...,由於第一回的談話與個案已建立信任關係,再次要求至附近學校運動,第二回諮商結束後,終於按指示,下班後晚間到學校跑操場,她說運動後的感覺奇佳(與其他個案反應一致),身體舒暢外,短短幾天,體內似乎出現意想不到的動能,近兩個月後,她除將運動視為每天必作功課,例假日會主動爬山,認識新山友...。
 
由於自認有段不光采的愛戀關係,個案已習慣將心事藏於心中,抑鬱的結果,連癌症都上身,除了鼓勵跟好友聯繫外,也希望與關心卻有些疏離的母親坦承那段已結束的感情,這位個案二星期前透露工作的操勞,卻沒勇氣離開長久的工作崗位,那回是我們最後一次的個別諮商,過兩天她說真的辭去了工作,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是否會發生她所擔心因失去工作而無所事事,情況變得更糟,但我們確信的是,兩個月來的心理諮商已建立新的信心,不斷的運動,爬山已更能克服邊緣人格害怕的寂寞孤獨。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問過很多家長對同性戀的態度?多半都說他們是以開放態度面對啊!接著問:如果自己小孩是同性戀能接受嗎?甚至贊成立院修法將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他們的態度卻轉趨保守,所謂開放或保守存乎個人主觀價值,如果尊重孩子性向,並鼓勵同性戀合法,這些受打壓的同性團體不僅說你開放,且會對你致敬!


很多人其實不清楚有人天生就愛同性(佔同性戀絕大多數),如同我們天生就愛異性一般自然,那為何我們可結婚,他們少數人卻被大多數人禁止結婚,這是哪來的道理,這不是異性戀霸權?是什麼?最糟的是,這些反對子女同性戀家長在子女長大成人後,為了給父母交代,或找個替死鬼結婚,或躲在陰暗角落與同性伴侶暗戀,或孤獨一生,終生不婚,堅持異性戀價值的結果是父母養育之恩被此價值觀徹底淹沒,與子女疏離後,孝順父母將變得遙遠又奢侈。


有人可能質疑如此立法開放會鼓勵同性戀,檯面化後會增加社會亂象,既然是天生就不會有人自己轉化性向,同性戀合法化的象徵意義是這個社會同理他們與眾不同,並祝福他們有相知相惜愛戀權利,希望檯面化的原因是他們長久以來被標籤,污名後,不得不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同性戀在短短40年前還被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列為精神項目之一,30年前已被刪除,目前少數先進國家及美國少數''開放''州已立法開放同性戀婚姻合法,期待台灣也能從善如流,讓同性戀朋友能在陽光下大方戀愛。


有人甚至說同性戀會得愛滋病,無法傳宗接代,這理由還真瞎,史上許多可怕的傳染病都是在''檯面下''傳染,如果讓同性戀檯面化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在陰暗角落性交得愛滋病.21世紀來人類在糧食不足,工業污染,氣候異常,貧富問題...,在在顯示人口過剩問題,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別再傳宗接代,同性戀讓人口紓緩有何不對?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現在是高一生。
我不確定我是不是到底有問題,又或是什麼的..
我不知道怎麼敘述才能讓你真的了解我現在的狀況。
其實我也不確定我到底有沒有不正常。因為我覺得有些症狀是每個人都會有的。

也許我從小就是有一點被忽略導致我現在的怕被忽略..
有時我覺得我會有兩個自己,又或者更多...
總而言之我的想法常常產生極大矛盾,
但這應該是非常正常的阿!!! 不是是就是非..不是嗎..


我想我其實是非常希望自己有問題的..希望這句話不會讓你震驚..
因為我真的非常需要被關懷,我需要有種缺陷讓我被大家注意。
這根本就是不對的想法吧?不是嗎?
可是我又非常不希望我有任何一點不正常,我並不想不一樣也不想讓我媽媽擔心
這就是我上述中的矛盾


我時常莫名發脾氣,而且都是為了小事情。
但氣的不是那個點,是莫名其妙就生氣!(你能懂我再說什麼嗎..)
每一次這種時後我都會覺得自己一定是有問題
神經病!沒事發什麼脾氣!


還有只要有人經過我身邊時大笑,又或者是看我一眼。
我就會覺得:「為什麼要看我?你是不是在笑我?對你一定是!我剛剛怎麼了嗎?」
我會變得非常緊張..
可是別人可能只是經過看一下什麼都沒想..笑也只是再跟同學打哈哈..


我很怕一個人,其實也不算是怕..但其實又很怕(抱歉 我真的不是來亂的..)
也許我是很怕別人覺得我很孤單吧?
可是我在和別人聊天時也會非常孤單..
可能他正在跟我談笑,但我心裡就會覺得:你其實覺得一點也不好笑,你現在一定非常想走人!
但又會有另一個聲音說:別亂想,他是真的覺得你說的很好笑..
常常這樣的兩個聲音都會把我搞瘋掉..


然後這種問題又會牽連到另一伴..
因為他很想了解我到底再想什麼,
我其實很害怕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我怕他們會覺得很困擾
所以我常常都不願意說,有時後說到一半就打住..
然後就變成有好多問題,我都不願意說,然後自己吞下去..
我害怕說了他會不喜歡,然後傷害造成..就分手之類的..
可是如果不說他就永遠不知道,怎麼能都不給他機會呢?這樣下去結局也會一樣阿!


有時我也沒辦法猜的到我現在到底是想什麼,我很在意且需要別人的意見
我沒辦法自主...但有時後就可以(天阿..)


醫生請問我到底怎麼了,我真的很困擾..
我最近會很想要以死了之..我知道這樣很糟糕
但是我實在受不了了..死了就能解決了吧..
哀..可是當然不可能阿!!死了怎麼解決問題..可是死了就沒有問題要解決了阿..
但是死掉就可以讓大家都知道有我這個人存在 之類的..
可是又害怕閒言閒語..
同學說:你死了也只會記得一下子 我們還是會往前走啊
我說:至少你以後和兒女談到高中時期的時候會說班上有個女生自殺了!我還是會存在阿!
但我其實還沒有自殺的勇氣..
阿..我真的不是來亂的..對不起..
我不會拿刀在手上割來割去,但我會選擇咬自己..


醫生抱歉我真的希望你告訴我 我這樣是不是還正常?
請問你聽得懂我再說什麼嗎..?希望能..
我不知道我這樣多久了,我也沒辦法告訴我媽媽這件事情,
因為這又要提到我爸媽離婚..爸爸對媽媽不忠所以..
我不想讓媽媽知道爸爸對我影想這麼大...
抱歉我已經重打很多遍..很希望你能看得懂..



2012/06/19 20:41回覆

小草您好:


"我覺得我會有兩個自己,又或者更多",這是解離型邊緣人格在極度分離焦慮及壓抑後的多重人格現象(根據美國經學醫學會邊緣人格診斷標準)


"從小就是有一點被忽略導致我現在的怕被忽略",邊緣人格的主要症狀之一是-9害怕孤單,經常有空虛感.


"我真的非常需要被關懷",既害怕孤單,自然需被關懷


"時常莫名發脾氣'',10.隨時爆發憤怒情緒,難以控制.


"害怕說了他會不喜歡,然後傷害造成..就分手之類的",3.無法忍受被人拋棄,一旦發生,會有激烈反應.


"最近會很想要以死了之..",7.不斷藉輕生,自殘行為威脅他人不得結束情感關係.


"我不會拿刀在手上割來割去,但我會選擇咬自己"6情緒低落時,會有自我傷害


在我回答你的問題前,先看看我部落格中邊緣人格測驗,對照後會發現許多吻合處


1.幼時(尤其三歲前)未受到充分照護,或曾由褓母,阿嬤,托兒所帶大.


2.與異性交往時,會多疑,吃醋,因而常發生爭執.


3.無法忍受被人拋棄,一旦發生,會有激烈反應.


4極端思考模式,易造成人際衝突.


5自我認同障礙:過度情緒反應伴侶遲到、失信等.


6情緒低落時,會有自我傷害及放縱行為,像飆車.


7.不斷藉輕生,自殘行為威脅他人不得結束情感關係.


8情緒失控時,憂鬱焦慮情緒會持續數小時.


9害怕孤單,經常有空虛感.


10.隨時爆發憤怒情緒,難以控制.



如此的對照是讓妳了解妳信中一再困惑的的問題就該是邊緣人格,請自己到本所做心理測驗確認,且相信妳的憂鬱症也可能偏高,邊緣人格不易為一般人了解,所以讓妳如此困惑,請在留言板上找另兩篇有位叫elu,他跟你狀況很像,目前已在本所治療中(可去信向她求證),建議妳將此篇文章讓你母親看,讓她知道你的內心困擾,否則以妳高中身份是無法處理此複雜心理問題的。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學始,因為父母作生意關係,早上起床父母還在睡,我睡了父母還沒休息~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很少有機會與父母相處,總是起床後自己坐公車到爺爺奶奶家吃早餐,然後上學,放學了也是在爺爺奶奶家吃完晚飯後再坐公車回家,回到家父母還在忙,所以一切自理...而與爺爺奶奶的相處也僅吃早晚餐時的相處~
 
 母親總愛跟我玩"你不是我生的,是撿回來的"遊戲,即使我已痛哭流涕絕望的跪在地上祈求"我是她生的",仍將我一把推開或是轉而要求我做想要我做的事情。孩童時常在想"如果我是撿回來的,那我要去哪裡?如果我不待在這裡,我要去哪裡?"這是一種很恐怖的感覺...父親是大男人主義的人,對人說話總是"頤指氣使",自小未曾獲父母親的認同或讚美,不論我做什麼,總是被嫌棄、嘲笑或譏諷...就連考試99分,他們的回答也是"就連最後1分也考不到!?"
 
記得小時候只要跟同學衝突,不論事情大小、不問發生原因、不管過程如何,他們第一個反應就是我的錯! 而傳統的教育不外乎打罵,甚至打小孩給別人看,殊不知有時我只是被欺負而自保反抗~這養成了我的沒有自信,總覺得自己錯了的心態。

這是種深層的孤獨感,總自問"我該怎麼辦?" 我焦慮著,也更謹慎的說話及做事,甚至委屈自己,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取悅父母~~希望他們多給一點愛~慢慢的,我養成了"邊緣性人格",變成一個...好競爭、極度敏感、沒有嗜好、控制慾強、常焦慮沒自信、無法獨處卻又害怕親密...的人!

長大了,交了女朋友~我很霸道,一切都要掌控,無法接受打電話找不到人、對方遲到、對話回應得太慢、跟我講電話還會做其他事、在一起時老是看手機、總是讓我感到被晾在一邊、無法在假日陪伴我.....以上事情都會造成暴怒,而指責對方的不是,讓對方感到自責且痛苦,其實最終的目的是企圖證明我在他心中有一席之地...因無法忍受片刻寂寞...而造成我對愛情的反覆,我痛恨自己,卻無法自己,或許這是對方離開的原因之一...當對方真的離開後,我慌張,焦慮,哭泣、示弱、道歉,因為無法接受身邊沒有"她",一直走不出來,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病了,走投無路時,因緣際會下,我找高育仁老師心理諮商...
 
初次協談後,被診斷為"邊緣性人格",這些年來一切的事件得到了合理解釋,我的害怕、暴怒、不耐、孤獨、反覆,都得到了合理解釋!~~諮商中釋放了從小不敢提及卻又很受傷的父母"疏於照顧",我了解唯有自己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別人,我嘗試著學習....我也參加團體諮商,透過別人的自述,我發現原來我不是孤獨的,有好多的人跟我一樣,他們的感受、他們的孤獨、他們的無人理解,我都懂! 我真的都了解!

"豐富自己、學會獨處"這八個字好像很簡單,但做起來真不容易!!邊緣人格的人沒有嗜好,要學會"豐富自己"是一件很勉強的事情,我嘗試自己出門、運動、看電影、看花燈、賞櫻、照顧自己~~~我強迫自己要有一些興趣,包括了運動、攝影、看書,而在執行這些興趣時我同時也承受著孤獨感,在學習獨處時也與孤獨抗衡,孤獨是恐怖的! 正如我首次獨自賞花拍照時,雙腿不自主的抖動,只因我孤獨的站在人群之中,我很害怕...
 
每當孤獨如潮浪般襲來,承受不住時,會想起"依附對象",我感到焦慮,而只有她可以解除的我焦慮~~我一再的培養興趣、一再的焦慮,我甚至懷疑我一切的努力只是"勉強"而來的~~我的狀況就在起起伏伏之下歷經數月...練習是很重要的~我經過了長時間練習,剛開始真的很困難...每每有放棄念頭,總是勉強自己要忍耐、要堅持...,但同時也害怕空閒時,焦慮又隨之而來~長時間的練習讓我逐漸地熟練找事情給自己做、逐漸地熟練的安排假日空閒~當然,狀況總是起起落落,有時很驕傲自己一再的突破,有時卻懷疑自己改善的程度~
 
每每懷疑自己時,需要心理師專業的判斷,我的近況及心理的想法經過解讀與分析後,我更加的肯定自己的改變,也更加的堅定朝目標前進著~~畢竟人是群居的動物,是人都需要伴,是人都需要愛~而在我們這個最需要感情的年紀...獨自一人的感受特別的深....情緒是一時的,過了就好,但是在你認識自己之前,你是無法控制的,甚至從未察覺~越是了解邊緣人格,越是知道自己一舉手一投足甚至一個想法,都可能包含"邊緣人格"的存在,而正是因為越了解則越熟練地時時的提醒自己"我不想再變成那樣"!!
 
長時間的調適與準備下,我鼓起勇氣與母親長談,無懼的與她討論邊緣人格,這包含幼時在疏於照護下對我的傷害及影響之深,由於自我了解及信心的增強,開始拒絕父親的頤指氣使,清楚的設定界線是對邊緣人格最佳的處理方式,除了改善自己之外,我也開始學習尊重自己、保護自己,讓自己活出自己。
 
這重生的感受讓我覺得很幸運,認識了自己...我正長足的改善中~,我目前過得很好,這是一輩子的課題...如果您與我有相似的困擾,請"豐富自己、學習獨處".
 
個案分析:
1.邊緣人格的形成:
早期農業社會少有憂鬱症或邊緣人格,因為嬰兒出生後定由母親照料,然而許多現代家庭父母需出外工作,這位個案的父母甚至經常早出晚歸,遲至孩子上床後才回家,委由爺爺奶奶帶,僅吃早晚餐才相處,且這樣的隔代互動,缺乏男女主人坐鎮,不會有太多家的溫暖,如此日復一日的獨來獨往,孩子不盡然產生心靈痛楚,但長久的孤單會漸次融化活潑熱情的情緒,轉為冷漠與對他人缺乏信任後的莫名憤怒
 
父母平日雖忙於工作,但總有親子互動機會,健全的家庭教育能適時補足對孩子疏於照顧的虧欠,例如利用晚餐時間全家一同談天說地;例假日全家出遊增加歡樂時光....,然而父母發現個案特別怕被指為''不是媽生的;是外面撿來的....時,會特別失控痛哭(情感脆弱,分離焦慮的孩子對這些可能被遺棄的話語特別敏感),竟火上加油的增強分離焦慮陰影以添家庭娛樂....;鼓勵孩子除能增強自信外,也能增進親子關係,個案父母卻在孩子考了99分都不滿意,這樣的家庭氣氛與親子互動勢必帶來許多負面心理動能.....
 
2.邊緣人格的狀況
邊緣人格的負面心理動能與幼時所累積的莫名憤怒通常會在日後與伴侶交往中一一顯現,這位個案對女友的霸道,掌控,無法接受打電話找不到人、遲到、回應太慢、感到被晾在一邊、無法陪伴.....都會造成暴怒,甚至讓對方感到自責且痛苦,一般人對這種情緒化的反應不僅無法理解且認為不可理喻,我們試圖拆解此行為背後的意涵。
 
邊緣人格者的特質是因幼兒期的被照顧不周,有了情感的分離焦慮後,一旦戀愛就與伴侶產生依附關係,此種關係常見於母子(女),然而個案因缺乏母愛,會將此潛在需求投射至情侶身上,如此的投射會自然將伴侶是視為第二母親以補償過去母親未充分給予的愛,這種將對方視為母親的愛必然會因曾遭受嬰兒,幼童期母親照顧不周的被遺棄陰影轉而將憤怒投射至第二母親,因此當電話找不到人、對方遲到、對話回應得太慢、跟我講電話還會做其他事、在一起時老是看手機、總是讓我感到被晾在一邊、無法在假日陪伴....這些幼兒期殷殷盼望母親前來擁抱卻無法獲致的絕望等待之情都被視為二度傷害,當伴侶無法忍受此情緒化指控後,關係上就出現不斷拉扯,煎熬,最後導致分手。
 
 
3.邊緣人格的諮商:
 
這位個案說:''前來心理諮商後,這些年來一切的事件得到了合理解釋'',邊緣人格者的痛苦之一是,他們清楚以非理性行為處理感情問題終究會造成對方困擾與傷害,但當那莫名的情緒與憤怒一旦被激就一發不可收拾,在感情不斷的分和後,如果發現問題來自幼兒被疏於照顧的經驗,自己並非隨時爆發憤怒情緒的始作俑者後,他們會將自責與對伴侶的罪惡感轉化為自我的深層了解並配合專業治療,待治療過程產生療癒效果後,自我信心會提昇後,漸能克服孤獨陰影,以嶄新態度與人談情說愛將不再那麼困難。
 
這位個案在諮商後,開始連串的''自己出門、運動、看電影、看花燈、賞櫻、照顧自己,強迫自己要有些興趣,包括了運動、攝影、看書....,我告訴他:將來要想維持正常的情感關係,需先學會自我照顧,不能自我照顧者,任何人都不會願意與你為伴。我完全認同個案提出克服邊緣人格秘訣''豐富自己,學習獨處'',這也是我在邊緣人格心理諮商的終極目標。
 
這位在家從小居於弱勢的個案結束諮商兩個月後透露,由於自信心的增強,對父親已習慣頤指氣使的大男人主義強勢態度會適時作出不能認同的回應,他發現父親已有所收斂;此外,個案也在適當時間主動找母親談在諮商過程中對幼兒期曾受過的傷害,其目的並非炒冷飯,興師問罪,而是釐清可能的誤會及讓母親有解釋,甚至道歉的機會,這樣的主動討論在此個案與母親關係上顯然有正向效果,母子關係比過往更為親密。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位暫失信心的家庭主婦來函,以下為對話內容:


我很想改變,因曰子過得太痛苦了,生命完全沒意義,我只是在等死而己.
我試著告訴你婚後的生活,因我想知道自己只是消極悲觀而己或是真的有病?


結婚之前,我是一家訓練機構的首席講師,別人眼中的女強人工作狂,由於全情投入,所以收入豊富。婚後,我 堅持繼續在台工作,我先生無奈地接受二人分居台港二地.(我先生是香港人,曾離婚,育有二子) 九個月之後,我成為高齡孕婦,專心在娘家待產. 生產後,先生要求我攜子去香港共組一完整的家,我不情願地答應了.為了去香港,我婉拒了2份工作。2001年起,我與孩子就這樣台港二地穿梭,香港小住二三個月就返台灣娘家,因為真的受不了香港的環境


孩子三歲因為要上幼稚園了,所以必須在港定居
這一年中,我與先生經常發生激烈口角爭執,甚至談及離婚
因為二人的價值覌、生活習慣相差太遠
我覺得他是一個無能沒有用的男人
他覺得我是一個不時口出惡言傷人無數的悍婦,


狹小的生活空間和港人的自私冷漠譲我完全不適應.
我憎恨香港,好想逃離這個城市,回到台灣。
2004年,孩子放暑假的翌日,我迫不及待地攜子返台.
之後,我致電先生藉口台灣的教育環境比較好,留在台灣,不返港了.
先生憤怒極了,並深深覺得被我遺棄
所有我的家人好友都責備怪罪我,都挺我的老公,說他真是很包容我的任性強悍
我哥哥甚至說,這種事如果發生在他身上,早就把這個老婆休了。



留在台灣,我放鬆多了,也曾反省自己離譜的行為. 同時我找了份工作,三個月後郤因家母患癌而辭職.
2005年暑假,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我決定再度返港定居.我也決定要好好跟先生相處,要好好融入這個城市.


我真的以為經過一年在台灣的喘息之後,可以面對香港與台灣的相異之處. 但我錯了,我小看自己內心的報復怨恨之心
七年多以來,與先生的爭吵冷戰不斷,對於香港的一切,我很自然拿來跟台灣比較,先生厭惡我不停攻擊香港.我則痛恨他毫不感恩眼前這個以前高收入的台大畢業生,現在淪為幫他洗衣掃地煮飯的台傭!
我也痛恨自己!


恨自己看一切不順眼, 卻不改變自己; 恨自己現在對所有事情的反應無能到只能用憤怒發洩.


恨自己從以前神釆飛揚的首席講師,變成現在毫無自信的家庭主婦!
恨自己從以前月入一二十萬,變成現在伸手看人瞼色拿錢
恨自己從以前是激勵高手、潛意識專家,變成現在超級負面消極 人見人避的炸彈
我記得以前演講常說的一句話:遇到負面消極的人,千萬不要輕易的離開他,要---飛快地逃離他!
哈哈,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多大的諷刺啊!但至少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要去污染親朋好友,他們真的沒必要承受我的垃圾.


恨自己浪費的12年的時間,沒有扮演好一個角色 .身為人母,我只會責備威脅孩子,很少給他支持鼓勵. 我恨自己在人生的最低潮最負面時教養自己的孩子, 沒能為他樹立正面樂觀積極的榜樣.我恨自己的自私讓兒子三年的幼稚園換了三間學校,小學也讀了2間學校, 而他卻沒怨言. 我恨自己沒有盡心煮食餵養自己的孩子, 156公分的身子卻不到30公斤.但是你知道嗎, 我可以做盡所有的家務, 但我就是無法享受烹調這件事, 我已經試了7年了, 它是我最討厭的家事, 每次煮食我都有好大好大的壓力. 為什麼別人可以在ㄧ小時 內端出色香味俱全的三菜一湯, 我忙了二小時卻只搞出二樣味如嚼蠟的菜? 你不覺得我是個超級失敗的母親嗎? 如果我認份甘願自己是家庭主婦, 過去12年好好經營這個家, 應該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吧? 不會像現在烏煙瘴氣吧?


身為人妻, 我更是失敗. 他的傳銷商身份讓 我看不起先生, 我覺得他很無能,但是其他人卻覺得他很棒. 如果我當個溫柔小女人, 欣賞他支持他, 日子會好過千百倍.可我是 獨立強悍的大女子, 事事要講清楚說明白, 搞到現在毫無溝通可言. 在他們的家族聚會中, 往往我是最安靜沉默的一個, 我寧願我不認識這個人, 跟他一點關係都沒!


做為自己, 我太厲害了. 把自己搞得這麼慘, 還把最負面的能量發射給自己最親的二個男人. 我的價值觀想法, 與港人格格不入, 很難找到能交心者. 久而久之, 為了讓自己對許多事情不要太有想法, 就把嘴巴閉上, 我變得麻木冷漠. 但我的腦袋不放過我, 經常有許多對話佔據著思考, 讓自己頭痛. 一直以為健忘, 頭痛或嗜睡是因為自己處在更年期, 絕對沒想到是憂鬱症. 港人不行, 找台灣人, 但就像我昨天說的一樣, 我一事無成, 只能黯然行開.


我不快樂很久了,從產子之後吧!以前工作是我的全部,是我成就感的來源,除了工作,不知還有什麼價值
每次在填表格,問到職業一欄時,我只寫free lancer,我沒法填house wife,.12年來,我一直無法接受自己是家庭主婦! 我無法面對自己這樣的身分, 他代表著沒有生產力, 囉縮...雖然現在事實也是如此. 整天, 我守著一間空屋, 把自己埋首於書堆, 網上電影,讓自己忙到沒感覺, 沒感覺就不會思考, 不會思考就不會痛! 常常我又感覺自己快要溺斃了, 隨手抓住一根微弱的稻草, 才又發現原來自己困在深深的井裡頭.


從四月底開始, 突然驚覺自己整天宅在家裡, 哪裡都不想去, 菜也不買, 飯也不煮了. 避免和人接觸, 雖然自己這兒也沒甚朋友.然後走在路上斗大的淚珠就掉下來, 就像昨天說的那樣. 我跟老公說我真得很痛苦, 現在只是行屍走肉般等死而已, 人生沒甚麼意義, 再住下去我絕對會發瘋! 看我過去這個月情緒極端不穩定, 他有點嚇到了, 認真思考過答應我今年帶兒子回台唸書. 但我卻遲疑了, 因我不甘願, 為什麼那麼多台灣媽媽嫁過來都可以適應的很好, 獨獨我不行?我真那麼失敗嗎?我想委屈自己再試一年, 我應該可以的! 但我知道以我目前的狀況, 我真的無法思考透徹, 做正確決定. 打這封信時, 邊打邊哭, 無法抑止淚水, 高醫師, 你能幫幫我嗎? 我究竟有病, 還是一時的情緒失控?



2012/06/14 08:55回覆

從來信中看到妳思想,生活,行為的種種矛盾與衝突,我們一一討論:


''我覺得他是一個無能沒有用的男人二人的價值覌、生活習慣相差太遠''


妳曾是高收入的台大畢業生,訓練機構的首席講師,現在淪為幫他洗衣掃地煮飯的台傭....,台大畢業,首席講師就不能在家燒飯做家事嗎?我家買菜,燒飯由我負責,家事由內人打理,現代家庭多半如此分工,妳可能孩子需在家照顧,暫時全權打理家事,以妳的能力將來找不到工作嗎?


重點是妳看不起丈夫,也看不起自己,妳的價值觀是功成名就才高人一等,如此的''菁英式''價值觀在承平優渥生活中不會出問題,一旦先生,自己或環境不符期待就自卑,情緒失控,請記得,沒有人永遠活在承平,返樸歸真乃對抗現代現實價值的利器。


''一個不時口出惡言傷人無數的悍婦,自己內心的報復怨恨之心''


如果這就是你長久以來的個性,我懷疑父母該是影響最深者,心理諮商會讓你從自我深層了解中改變負面個性,返樸歸真的前提是負向個性的了解與改變。


''狹小的生活空間和港人的自私冷漠譲我完全不適應''


地狹人稠確有壓迫感,但就妳狀況而言,先改變個性與心理困擾,改善與先生的關係後較能評估其真正影響。


''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我決定再度返港定居''


這十年來,我看到妳生活安排上的舉棋不定,猶豫不決,背後因素可能為信心不夠,家庭,心理因素....


''恨自己看一切不順眼, 卻不改變自己''


既然恨自己不改變,是否就打起精神起而行改變,開始找適合的工作,思考婚姻存廢,擬訂未來計畫....,總之,陷入心理困境的主因是妳企圖逃避現實,不去想,不敢出門,那麼面對現實就是解決困境的''唯一''方法。


''遇到負面消極的人,千萬不要輕易的離開他,要---飛快地逃離他!''


如果這樣的邏輯是對的,我一天到晚遇到負面消極者,日子該怎麼過呢?有天妳真走出心靈困境,希望一旦遇到負面消極者,以你這麼有潛在能量者是有足夠能力讓他們變得更積極正面,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是有工作成就感外,也能付出愛人。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平日沒有太多嗜好,甚少出席公司聚餐和員工旅遊,唯一的生活重心就是男友。第一次到羅吉斯心理諮商所時,和男友的感情已瀕破裂,感情是我生命唯一的寄託,當我感到愛情將逝,無法承受孤單的留在這個世上,於是將房子售出,訂立遺囑,在網路上搜尋如何成功自殺,有天偶然間看見心理諮商這個名詞,我燃起一絲希望,或許生命可以找到另一個出口,去了大型醫院精神科門診和小間心靈診所,始終沒有遇見可以了解我的醫師,害怕孤單恐懼獨處,心痛和絕望每天啃噬著我,活著的每一分對我來說都是煎熬,當我快放棄時,我遇見高老師,他一語道破我是「邊緣人格」,讓我了解自幼沒有受到妥善照顧,躺在嬰兒床上孤伶伶的身影,被疏忽的幼兒經歷形成我的邊緣性人格,男友是我依附的對象(代替扮演母親的角色),如今男友的離去如同母親當年的遺棄,害怕孤單是因我無法獨處,無法照顧自己,自己陪伴自己……


諮商過程中,我們開始抽絲剝繭檢視我的成長過程,在一個父親拾荒,母親小兒麻痺的家庭,父親大男人主義性格,母親總是活在自怨自艾中,當初因身體殘缺,透過媒妁之言嫁給退伍軍人的父親,父母年齡差26歲,除了觀念代溝外,父親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常懷疑母親會出軌或擔憂自己死後母親會改嫁,家裡爭執不斷,不得片刻安寧。但是父親有好的一面,平日省吃儉用,但對孩子疼愛有加,雖然在物資匱乏、捉襟見肘的環境下,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父親曾說雖然拾荒,但是將來要存錢買三間房子,給我們三個孩子一人一間,假如有一天我們結婚之後過得不好,至少回來了還有地方住,不會露宿街頭。父親在生前辦到了。憶起當年父親拾荒的日子,面對同學嘲笑異樣的眼光和話語,自幼敏感又自卑的我是個自閉症兒童,從小就會察言觀色,也比別的孩子更早嚐盡人情冷暖。學校的那段時光一直很自卑,離開校園多年後,接到邀約同學會的電話,我回絕了,我想切割那段記憶,就當作從不曾發生過。然而高老師鼓勵我:「沒有任何過往可以被切割,所有曾發生過的事,逃避的結果,會不時在獨處時不經意浮現,造成更多痛苦;何不勇敢的去面對過去,看看同學現在的樣子,或許現在的成就會排在前五名。我該告訴自己:如果沒有那段父親拾荒,同學嘲笑排擠的過去,就沒有現在奮發向上力爭上游的我,在物質上也更懂得知福惜福。我應該感謝是過去造就了現在的我。」在專業又耐心的聆聽和心理分析之餘,也將人生另一段父親過世時最痛苦的記憶娓娓道來……,我的姊弟在學校成績都是頂尖的,母親常引以為榮;但在家中排行老二的我有學習障礙,當學校老師和世人都放棄我時,只有父親把最多的關愛,耐心,包容,與鼓勵給我,如果家裡有魚或好吃的,父親總是把我喜歡吃的先夾給我……



這樣疼我的父親離開這世上,我第一次經歷痛徹心扉的生離死別;父親是我唯一的依靠與精神寄託;不論我遭遇任何挫折和委屈,刻骨銘心的失戀或因意外受傷進行全身麻醉的手術時,唯一讓我有求生意志的,永遠讓我放不下的就是我年邁的父親。父親的離開讓我痛不欲生;我的喜怒哀樂再也沒有人與我分享,從小到大所做的努力都是為了要讓父親過更好的日子,忽然間不知道自己存在世上的價值和意義,我崩潰了。在馬X醫院接受精神科治療,抗憂鬱,鎮定劑,安眠藥讓我每天昏沉,記憶力急速衰退讓我無法上班,甚至在服藥之後說過的話,完全想不起來,醫生說這是藥物的後遺症,停藥之後會改善,藥物讓情緒維持在亢奮狀態,生性節儉的我一反常態,不停的上街購物,信用卡全部刷爆……(:抗憂鬱藥物造成躁症)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有一天問自己:這藥我還要吃多久?一輩子嗎?可是它治標不治本,讓我大腦無法正常思考,它陪伴我渡過情緒最低落的ㄧ年,但是我還要依賴它多久?終於我想通了,我決定停藥,藥物如何能解心痛?我開始把那最傷心難過的痛埋藏心底,當作永遠的秘密。如此封藏祕密,伴隨而來的代價很大,我害怕孤單害怕獨處,害怕沒有人陪我說話時不知如何是好,最怕回憶湧現,每一個回憶都讓我害怕,獨處時會莫名的恐慌;我不斷換男友,他們是大海中的浮木,抱著木頭只為了不想溺水,無從選擇木頭好壞,就是不想一個人,沒人懂孤單的恐懼,更無從解釋原因,諮商療程後,竟不藥而癒,我開始拾起毛筆、畫筆,這些東西曾經是父親與我互動中情感連結最深的記憶,高老師說不要害怕不要逃避不要封鎖記憶,想哭就哭,哭到心不痛了,要學會面對現實,父親已經不在的事實。



現在的我已經不再那麼害怕孤單,試著一個人逛街,獨處,不再恐慌,不再定要有人陪伴,當憂鬱或回憶湧現時,多半能在諮商過程中釋懷且坦然面對;讓我從萬念俱灰想要放棄生命,直到看到生命的曙光,這種感覺像是重生,不論你曾經遭遇何種挫折,如果你曾經也和我一樣要放棄生命,放棄一切時,建議你不妨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心理諮商可能讓你的生命轉彎看見新的出口,你的痛你的傷或你經歷情感上的背叛,久久不能撫平的創傷,或者你和我一樣痛失最愛的親人經歷生離死別,建議你不要放棄希望,或許我的父親在冥冥之中安排我接受心理諮商,讓我知道其實他雖然不存在這世上,但我知道也感受得到他希望我過得很好。諮商室裡的安全,專業,沒有宗教色彩,希望您會和我一樣得到重生的感動和喜悅,我個人諮商療程已結束,希望此文能讓任何身處人生谷底的您不要放棄,給自己機會。



個案分析:



邊緣人格的形成:


個案雖從小受父親疼愛,但終需在外拾荒養家,照顧個案的關鍵就落在母親身上,身障不必然缺乏愛人能力,但母親婚後的自怨自艾透露的訊息是自卑及對丈夫職業的不滿,夫妻失和不僅對孩子產生影響,個案諮商時透露母親缺乏愛人能力及對情感的冷漠,自幼經歷無數回的情感疏離,該是導致邊緣人格的主因。個案耿耿於懷的表示,父親在養老院咬舌自盡後,母親冷酷的說:那是他自己的選擇...。



邊緣人格的狀況:


缺乏興趣嗜好:個案表示:沒有太多嗜好,甚少出席公司聚餐和員工旅遊,唯一的生活重心就是男友,這確為邊緣人格者的典型生活樣態,嬰兒的本能生理需求是母奶,心理需求是被24小時的悉心照護,沒被餵飽的嬰兒會營養不良,影響發育,沒被悉心照顧的嬰兒會導致終生渴求被愛的邊緣人格,渴求過程會忽略發展自我興趣,懼怕孤獨中可能無法專注於事業發展,唯一讓他們穩定情緒,獲致生活重心的是情人,伴侶的陪伴,如此忽略自我成長,將生活重心全靠向伴侶後,已鑄下情侶分手或夫妻失和的潛在因子。


 


自殺:當人喪失生命動力就可能自我了結,那何種人最易自殺?邊緣人格族群該是最高發生率之一,在何種情況下會觸動自殺機制?在主觀感受''再度''被遺棄後,為何是再度?因為他幼時如未被照顧就'''主觀''感受曾被遺棄,人在被遺棄後的極度孤獨中可能擔憂痛苦經驗會持續進行,想到每晚都需伴隨寂寞入眠或失眠,自殺行為就可能啟動。此個案就是在男友(依附對象)企圖分手,被遺棄後不知如何過活,先賣掉房產後,打算結束生命。


自殺當下會有些許意念或畫面盤旋腦海,是否有親人令其不捨?是否仍有子女需要照顧?是否仍具生存理由?對此個案或邊緣人格者而言,母親,家人對她漠不關心,平日自我封閉,沒有知心朋友,缺乏興趣嗜好,當情愛消逝就沒有留戀空間。


 


邊緣人格的諮商:


記得個案首回前來諮商就泣訴一切遭遇,諮商進行一個月後,男友發現個案情緒異常穩定,主動要求陪同諮商,逾兩月在一次激烈爭吵後,毅然決定與男友分手,這兩個月內我鼓勵她試著自己逛街,靜下心來面對孤獨,向能信任的朋友談心,邊緣人格者的戀愛困境是理智上明知對方不適,感情上因依附無法斷然分手,個案諮商後具備自我照護的新武器後,不再情緒失控,自傷自殺,如今決然分手已不再困難重重,這位每隔陣子情緒低落時仍前來諮商的個案兩週前還說:活著真好。


 


仍前來談話的主因是對父親晚年因病乏人照顧被送至養老院,因情緒失控被綁在床上,痛苦難當咬舌自盡終至飲恨而亡慘狀仍歷歷在目,個案痛責自己未盡孝道,沒有在歷經煎熬時保護曾疼愛她的父親,沒有辭去工作,陪伴度過餘生,一切悔恨並未隨父親的逝去而止,數月前的企圖自我了斷似乎也隱含著對父親的自我救贖,經過長時間的情緒宣洩與企圖緩解其過度自責,個案似能降低對父親的罪惡感,目前的她甚至常在我主持的臉書封閉性邊緣人格團體中熱心關懷與她當初同樣陷入情傷的''戰友'',當能同理他人,伸出援手給予時,就會朝心理健康之路大幅邁進。


 


臉書內的邊緣人格團體對與家庭疏離的個案相當受用,彼此藉著相互了解,不再覺得與眾不同,更不認為自己是被標籤化的''恐怖情人'',時時刻刻在臉書的交流,不時舉辦聚會,如此互動甚至比家人還親,她前陣子無奈的問:不時關心著臉書團體動態,這樣正常嗎?我說這是依附,但這樣的依附利人利己,有家的溫暖,是好事一樁。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