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
該是最複雜且難理解的心理症狀之一,也是現代人最不能忽略的心理困擾,也許您會不以為然的說:憂鬱症才該是我們最關心的現代心理問題,沒錯!憂鬱症該是,但如果試著對照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IV),憂鬱症與邊緣人格的診斷標準,兩者相似度近八成,憂鬱症在近年的廣為關注下,已為大眾所通曉,然而長久以來躲在陰暗處的邊緣人格,相信除心理專業人員知道外,一般人所知有限,如果不知道此症的來龍去脈,就不會知道為何很多人面對孤單會痛苦難耐?為何談起戀愛來會像找到母親般的依附,黏人?為何平日看似溫和,在伴侶打算分手後,瞬間變為似惡魔般的恐怖情人?這些現象不都是我們經常接觸的''正常人''嗎?因此我認為邊緣人格該是現代人最該了解的心理症狀。



了解邊緣人格的捷徑是參考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IV)的九大診斷標準,在這九大標準背後,蘊藏著許多心理學專家為了這複雜難懂,且與其他心理病症有共病性(comorbidity),也就是在邊緣人格症狀下,同時可能出現憂鬱,焦慮等共病現象,為了深入釐清此症來由,我們除先以實務方式,解釋九大標準的歷史演化,也將在第二篇以理論方式,介紹從佛洛依德的潛意識發現以來,邊緣人格在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到依附關係的理論挹注下,讓我們了解人類在情感關係上的心理反應及其與邊緣人格的關係。



有關邊緣人格文獻中,最初的紀錄為瑞士醫師波耐(T.
Bonet
)

1684年觀察發現,在一般正常情況下,有病患出現極為不穩定的週期性情緒反應,接著於18841890年,精神科醫師休斯(C.
Hughes
)
及羅斯(J.
Rosse
)
皆附和以上描述,形容此症為"邊緣性精神錯亂".(borderline
insanity
)
,精神醫學之父克雷普林(E.
Kraepelin)
1921年證實''過激人格''(excitable
personality
)
,當時克氏對此人格的描述已與當今所認知的邊緣人格頗為相近。數年後,精神分析師瑞奇(W.Reich)1925年出版''衝動性格''(The
Impulsive Character)
一書,發現此性格同時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且能相安無事的並存。



直到1938年,"邊緣人格"一詞才由史登(A.Stern)首先提出,他形容這是個難於治療,介於精神官能症與精神病neurosis
and psychosis
)之情緒性病症,因此取名為邊緣(borderline)人格。1942年,杜契(H.
Deutsch)
提出有些患者為了克服孤獨感,會前後判若兩人的在不同場合,或人與事,突然改變情與態度,來處理內在的分離焦慮困擾,她形容這樣的人格特質者為彷拂人格(as-if
personality)
。當參照九大診斷標準的第九項:會出現片刻與壓力有關的妄想或解離現象.我們知道有些極度壓抑的邊緣人格者會出現多重人格及解離失神現象,杜契的解讀已接近多重人格的症狀。



二次大戰後,大家對這謎樣的心理病症仍無法勾勒出清楚輪廓,然而曙光似乎在196768年開始呈現,1967肯伯格(O.Kernberg)發表''邊緣人格組織''(BPO)論文,他提出三大此人格特點,與DSM診斷標準有直接關係的是''自我認同障礙(identity
diffusion)
由於肯氏為邊緣人格理論的核心人物,我們將在第二篇以專文詳述。1968年葛林克(R.Grinker)帶領一研究團隊,針對五十位病患,提出邊緣人格的研究報告,這不僅為首次較大規模的實證研究,對日後此症的診斷標準也具決定性影響,葛氏提出四項此症的亞型症狀,前三項分別為一,瀕臨精神失常重症患者,二,似精神官能症的輕度患者,三,像杜契所說的'彷拂人格''族群,較值得注意的是所謂的四,''核心''邊緣族群(the
“core” borderline
group.
)
,他發現患者有孤單,情緒不穩,自我意識不足,及人際關係的互動困擾。此''四核心''診斷描述,後來分別被DSM視為重要參考依據。1968年的另件大事為,DSM-II出版,對邊緣人格的描述仍模糊不清,仍圍繞在精神疾病層次打轉,最常被提到的名稱為隱姓精神分裂(latent
schizophrenia)
等。



1975年,岡德森與辛格Gunderson
and
Singer
發表六項針對邊緣人格患者的診斷標準,除第三,五項外,其餘四項皆DSM-IV列入主要依據可見當年此六項標準的重要性。此六項標準分別為



1.伴隨憂鬱或敵意的強烈情緒



2.由於過往的衝動行事,經常出現自我傷害行為



3.因自我認同問題,導
致 社會適應困擾



4.
非 預 期情況下,因情感問題情緒失控而出現短暫的精神症狀



5.在非結構性的心理測驗(編按:像羅夏克墨跡測驗)中出現失神或退化反應



6.在不致依賴及過度依賴中迅速擺盪,形成不穩定的情感關係



史匹澤與同事們(Spitzer
et al)
1979年根據岡德森與柯柏(Gunderson
and Kolb)
1978年所作的研究報告,加上肯伯格的''自我認同障礙'',以及葛林克所提出的四項邊緣人格亞型症狀描述,綜合各方意見後,終於在1980年的DSM-
III
標示出邊緣人格的八大診斷標準,而後在1987年出版修訂版,首次提到邊緣人格者有被遺棄(abandonment)的內在恐懼,最後在1994年出版DSM-IV,最受矚目的第九項:因過度壓抑而出現短暫的妄想或嚴重解離症狀,被正式列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