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發表"夢的解析":




為何這本’’夢的解析’’與邊緣人格理論有關?因為佛氏曾說’’夢的詮釋是通往理解潛意識的大道’’,夢既是潛意識一環,三歲前大多數人不會有清楚記憶,也正是潛意識時期,過往心理學理論甚少著墨於嬰幼兒期對人類心靈影響,自從佛洛依德論述潛意識後,才有他所謂的’’人類的早期經驗能決定其一生’’的曠世理論出現。




所有心理學理論涉及潛意識都變得複雜難懂,邊緣人格就與潛意識息息相關,
因為涉及嬰幼兒期是否受到父母良好照護,從心理學史來看1900年心理學宗師佛洛伊德發表"夢的解析"一書,正式宣告潛意識踏上心理學舞台,也為邊緣人格論奠定發展基礎




我們需解釋這潛意識偉大理論前因後果如何產生,才能深入了解潛意識與邊緣人格的關聯。




佛洛依德在1886年開始執業,早年的臨床經驗經常圍繞於精神官能症,神經衰弱與歇斯底里三大症狀,期間曾嘗試各種心理治療方法,其中之一為催眠療法,經過反覆試驗後,成效不彰,最後不得不放棄此療法,然而催眠卻是潛意識的路徑之一(如果夢是大道),對日後的潛意識理論該有所影響。




對人的憂鬱,焦慮(當初的精神官能症及神經衰弱)有長期的臨床經驗後,佛氏於1895年與布洛爾(Josef
Breuer)
共同發表”歇斯底里研究’’一書,該年也同時發生件大事,佛洛依德於724日清晨記下所謂’’艾爾瑪的注射之夢’’(The
dream of Irma’s
injection
,清楚描述自己夢中情結,大意為:他為一位叫’’艾爾瑪’’的少婦看診,經治療後未見成效,患者有些質疑治療方式,佛氏略顯不悅,對方接著提出喉嚨,腹部不適,旁邊同事為其檢查後,夢中出現的幾位醫師懷疑
為感染引起…..,這項鉅細靡遺的夢中記錄,事後佛氏自認是夢的解析重大突破,甚至在給好友弗里士(Wilhelm
Fliess
信中提到:你能想像有天在這屋前(作夢處),豎立一座大理石碑刻著---1895724日於此地,佛洛依德博士開啟人類夢的奧祕….。我們無從得知朋友看了此信後的反應為何?多數人該會覺得太自我膨脹,自以為是吧!然而,百年後回顧當初佛氏的膨湃之語,似乎並不為過,經過後來潛意識的持續發展,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該理論對人類內在心靈有此驚人貢獻。





此世紀大夢在佛氏死後,從他與弗里士私人信函中被發現,有位叫Emma
Eckstein
27歲少婦在該年3月曾因鼻病前來尋求治療,佛氏初步判斷為歇斯底里性的鼻出血,但仍商請遠在德國柏林的耳鼻喉科醫師好友弗里士前來會診,經手術治療後,病情更為惡化,最後竟發現患者傷口內存有紗布,此嚴重醫療疏失曾造成佛洛依德極大困擾,也因此在四個月後有了此夢,印證中國人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1895年記錄’’艾爾瑪的注射之夢’’至1900年出版’’夢的解析’’間的五年,佛氏浸淫於夢與潛意識理論中,由於自身有歇斯底里和強迫症特質,他發現當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無法面對的困擾或出現企圖逃避心理,便可能將這些不被允許的念頭壓抑(suppression)至潛意識中,稱為潛抑(repression),他認為夢就像症狀,是內在衝突的具體表徵,在仔細檢視自我夢裡素材後,曾說:自己就像扮演自己最重要的病人。





從潛意識理論中,佛氏認為:將儲存於潛意識中的心靈垃圾加以詮釋,變為正常意識,就能改善心理症狀…..。他也說:很多患者苦於早年經驗的痛苦記憶,如果將其挖掘檢視,所有症狀都會回到6歲前所發生的創傷事件…..


 


佛氏在1923年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三大人格結構理論,以說明意識與潛意識的相互關係,其中本我(id)潛藏在潛意識層面,它代表一個人的原始的驅力,如飢餓、性等,所依循的是享樂原則,嬰兒三歲前正處於本我期,本能需求除需母奶餵飽外,也縱情的期待母親充分的關愛與陪伴,否則會大哭回應,不斷以哭啼聲提醒照顧者要隨侍在側,如仍被忽視此本能需求,就可能形成所謂早年期創傷性痛苦經驗。




佛氏曾說:孩童早就對父母有性衝動,由於此意念不被接受,因此被推到意識外而形成潛抑….,他多半的性理論已被日後心理學者推翻,雖無損於這位心理學先驅的崇高地位,幸好這有些荒誕的性理論被日後傳承精神分析論的客體關係論加以修改,就嬰幼兒期的心理發展,目前學術界較能接受馬勒(Margaret
Mahler
)提出,在與母親建立和諧的共生關係後的分離-個體化理
論(separation
-
individuation
),儘管如此,沒有佛洛依德從催眠,夢的解析,潛意識到人格結構等原創理論出現,就不可能出現影響日後對嬰幼兒心理如此刻劃入微的客體關係理論,此理論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嚴重困擾現代人的心理疾病---憂鬱症與邊緣人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