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兩年前發現憂鬱症個案竟有半數以上是因邊緣性人格隱存心靈深處後,曾自忖自己何以有這樣的諮商理論與實務發展,原來有三股因素匯流所成:


A.曾著"心理治療DIY":此書是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手冊DSM-IV節譯而成,當初自行開業前,自覺精神醫學的認識不夠,因此下了功夫將最重要的心理病症加以了解並翻譯出書,這樣的過程讓我初步通曉邊緣性人格,尤其那關鍵的九項診斷標準,去年在發表文章時,還順便將原本使用多年的憂鬱,焦慮測驗加入邊緣性人格,這一年多來成為我初次諮商的利器.


B.參與諮商心理師考試:我曾考了五回,雖不光采,但諮商理論卻在這數年考試煎熬中有所精進,尤其重新解析與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論相關的客體關係理論,因為邊緣性人格乃潛意識運作過程,不瞭解相關理論就無法掌握其精髓.


C.多年的憂鬱症實務操作經驗:即便讀遍心理學教科書,並未發現有關憂鬱症與邊緣性人格的直接相關理論(可能是我不夠用功吧!),因此過去都將治療重點放在憂鬱症的改善,完全未發現潛藏其內的邊緣性人格應為諮商的重要依據,當前兩因素加上不斷諮商,接觸,推敲後,去年初終於讓我發現新大陸般,為陷於憂鬱困境的個案找到一處能加以仰賴的出口.


發表邊緣性人格諮商理論後,許多個案看了文章才發現自己有這樣的心理人格困擾而前來尋求心理諮商,這些日子來更密集接觸此人格個案後,在專業上有更多的發現,值得再度補充,跟大家分享,以下問題也經常是個案好奇詢問的問題.


1.邊緣性人格者只有三歲前未受到照顧才有影響嗎?


有兩個時期皆會受影響,且影響性各佔一半,一為三歲前,另為三至十歲.我的幾位個案表示,由於父母皆須上班,他記憶中放學回家後,經常須一人孤單獨處,類似這樣的鑰匙兒童也會招致往後邊緣人格成形.


2.為何遇到情感問題時,有被遺棄感受?


當外遇問題出現,正常伴侶分手過程是被拋棄,然而由於邊緣性人格者過去被父母(客體)嚴重照顧不足,因此易產生情感上的分離焦慮,於是長大後任何與他們談戀愛的伴侶都會被鎖定為形同父母感情的依附關係,既然有了依附關係,分離時自然有如父母遺棄孩子般痛徹心扉的感受.被遺棄,分離焦慮和依附關係是邊緣性人格的三大Key Words.


3.為何情緒會抓狂,失控?


由於幼時有被遺棄經驗(嬰幼兒期的潛意識主觀感受),成人的本能需求為吃睡,嬰兒除吃睡外,也有被照護需求,當心靈的本能需求未被滿足,會對環境,人產生不信任感,這種不信任會在個案長大尋得依附關係後暫緩,然而潛意識的分離焦慮仍存於心中,當伴侶劈腿,不忠,便會激起恨意,終致情緒失控.


4.為何會自殘,輕生?


被拋棄會讓人情緒低落或短暫憂鬱,但被遺棄會產生連同失去親人的絕望感,人在精神上是靠著希望而生,當生存希望破滅(伴侶企圖分手),個案可能失去生命動能,初期可能以自殘警告,當確認希望破滅,就可能結束生命,甚至玉石俱焚,部分嚴重個案的心態是---我得不到你,別人也別想得到!


5.邊緣性人格是否有輕重度差異?


是的!根據我個人經驗,此人格者可粗分為輕,中,重三等,那些能享受獨處,自己在無人陪伴下欣然自助旅行,除了能照顧自己外,也能關懷他人,遇到感情挫折,不致以非理性反應,以我個人而言,經自評為五分之一,父母在我幼兒期皆需上班,小學下午放學後雖有奶奶看顧,仍覺孤單,這是現代人無奈的隔代教養問題.您如想自我檢測邊緣性人格,不妨在本頁上方點入本所網頁內的"憂鬱邊緣性人格焦慮自我檢測"欄測試.


6.此人格者是否會彼此吸引?


瓊瑤式刻骨銘心,海枯石爛的狂暴式戀情頗符合邊緣性人格者戀愛模式,其特質為彼此初識一旦接納對方就陷入熱戀,通常是男方熱烈追求,時時電話熱線,伴隨著感人肺腑承諾,女方感受對方熱情也跟著墬入情海,自認找到如意郎君,這像是三秒膠戀情,彼此一旦結合,如同三秒膠合體,深深吸著彼此,然而一旦一方想離(通常為另一方開始理性對待瘋狂戀情),三秒膠的合體將如同撕裂般疼痛.


7.如何脫離被威脅的邊緣性人格式戀情?


一旦企圖與重度的邊緣性人格者分手,個案通常會因無法忍受被遺棄後果而展開連串的情緒失控,自殘,自殺,甚至報復,如果不合宜處置,可能發生不幸的悲劇,因此


A.要了解並確認對方是否為邊緣性人格者(請參考上方十項診斷標準),確認後應設法規勸進行相關心理諮商.


B.如用盡各種方式協議分手,對方仍不善罷甘休,試著請雙方父母或值得信賴的長輩介入協調,勿自行孤軍奮鬥,如欲採取法律行動,應在確保個人人身安全下進行.


C.如對方因分手而情緒高亢,應以時間換取空間,切勿在情緒高張時刺激對方,許多的悲劇,例如憤而自殺,傷人,常在此激烈爭執中發生,時間的適時拖延會讓邊緣性人格者情緒冷卻,甚至另覓依附對象.


8.為何會奪命連環叩?


當個體有了邊緣性人格後,終其一生都會在分離焦慮陰影中度過,如與依附對象維持良好關係,其內在躁動程度就能暫緩,一旦被發現有第三者介入,潛藏內心的被遺棄恐懼就立即被挑起,這第三者因此被視為自己可能被遺棄的仇敵,而此依附對象表面上是企圖遺棄他的負心人,其實在被遺棄投射作用下,其痛苦程度就如同父母幼時遺棄他的陰影再現,有了這樣的心理背景,為了時時掌握依附對象蹤影,除了不時檢查手機簡訊,MSN通訊內容外,在無法信任和懷疑心態下,經常會以奪命連環叩追蹤對方,連環叩的結果會讓對方更想逃離,然而個案寧可選擇逃避不叩後可能面對自己孤獨身影,奪命叩當下至少代表與依附 對象有虛幻的連結.


9.為何伴侶遲到會引發情緒反應?


人的思考,行為會不斷被過往曾發生的重大事件所牽引,此乃潛意識的運作過程,既然嬰幼兒期曾經歷被遺棄痛苦,分離焦慮及過往經常躺在嬰兒床哭泣及童年曾殷殷盼望父母回家陪伴的孤單身影就是邊緣性人格者的重大潛意識嬰幼兒記憶,因此當依附對象不能準時出現時,過往的痛苦等待記憶會以非理性模式產生憤怒情緒,這是邊緣性人格者經常與伴侶爭吵的主要因素,那潛藏著個案的不堪記憶.


10.如何走出邊緣性人格陰影?


我所接觸的邊緣性人格個案多半缺乏生活中的興趣,嗜好,仔細探究,他們的生活重心似乎就是維持與依附伴侶良好關係,既然前來尋求心理諮商,我的工作目標是讓他們相信其實自己是最靠得住的依附對象,試想一個有許多興趣嗜好者,一旦對方劈腿,心理會那麼恐慌嗎?恐慌背後的真相是個案不相信能自我照顧,因此我們的工作是加強自我照顧能力,我有位面臨先生提出離婚要求的個案,初來諮商時,經常因對方有意疏遠,提出離婚而抓狂,當諮商過程提及童年經驗被照顧不足,清楚自己的心理問題後,開始重新投入過去想學的專業,不再感到寂寞無助時,對先生的冷言冷語已不再那麼激動,甚至開始整理凌亂的內務,到市場買菜做菜.....我看到她的信心逐漸恢復,我並不擔心她失去伴侶,因為她正學著如何照顧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oo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